下麵是伊裏特博士做事方式的一個例子:
有一天,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克蘭頓到校長室去借50美元的貸款,這筆貸款獲準了。“接著我感激萬分地致謝一番,正要離去的時候,”克蘭頓自的敘述,“伊裏特校長說:‘請再坐會兒。’然後他令我驚奇地說:‘聽說你在自己的房間裏親手做飯吃。我並不認為這壞到哪裏去,如果你所吃的食物是適當的,而且分量足夠的話。我在念大學的時候,也這樣做過。你做過牛肉獅子頭沒有?如果牛肉煮得夠爛的話,就是一道很好的菜,因為一點也不會浪費。當年我就是這麼煮的。’接著,他告訴我如何選擇牛肉,如何用溫火去煮,然後如何切碎,用鍋子壓成一團,放冷再吃。”
通過這兩則故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對別人的真心喜愛帶來的結果,那就是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對於一個希望塑造良好形象的人來說,這尤為重要。
79.結交各式朋友“三步曲”
怎樣和不同的人接觸並較好地相處,也是提升個人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麵。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並不都是易於相處的,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跟我們性格不同的人,有些人甚至很難相處。有的人整天沉默寡言,即使你找話題,他也愛理不理;有的人高高在上,目中無人,似乎對你充滿敵意;有的人成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有的人對你的工作吹毛求疵,百般挑剔;有的人淺薄無聊,充滿低級趣味……如果和這些人隻是偶然相處倒也罷了,問題是有時你會被迫長時間和他們交往、相處和共事,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煩惱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對付這些難以相處的人,的確稱得上是一門藝術。
1.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首先,你必須明確,造成這種困擾是你自己的問題,還是你對別人要求過高造成的。你可試著同你周圍的人交往,看看你所認為的“難以相處者”在其他人眼裏是否也是這樣。如果別人並沒有這樣的感覺,那你就要從你自己或你們兩個人的關係上找原因。
2.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對於一名真正的難以相處者,你要學會設身處地了解對方的處境,即運用移情法。你不必同他爭執,更不必強迫他去做些什麼,而要心平氣和地詢問他采取這種方式對待別人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的目的沒有達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你們之間的關係。當然,他提出的原因在你看來可能是十分荒謬的,你也不必馬上去反駁他,要設法從他的言談中發現某些真實的成分,這樣做,能夠進一步緩解你們之間的關係,使雙方都覺得心情舒暢。
3.傾聽與溝通
當然,要做到上麵這一點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此,建議你學會采用一些心理谘詢專家經常做的一件事,即學會傾聽,“聽”有時比成百上千的“說”還要重要。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對方不領你的情,你可直言向他表明“現在”不是交談的最好時機,“過一段時間”你們有必要進行更多的交流,並強調,這是你們雙方必須做的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使雙方都能得體地從僵局中擺脫出來。
當今為人者既要廣泛交友,也要審慎選擇。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正如魯迅先生曾經說的:“我還有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略小節,取其大,就是不斤斤計較小節,而要從大處著眼。看人首先看大節,不能盯住對方的缺點錯誤不放,而要用發展的、變化的觀點看人。如果不能略其小,取其大,就不能與人為善,也就不能全麵、客觀地評價一個人,以致一葉障目,不識泰山,最終把朋友推開,得不到真正的友誼。
唐代畫家吳道子出身貧寒,後被唐明皇召入宮中做供奉,與將軍裴曼、長史張旭結交為友。在洛陽,裴曼請吳道子到天宮寺作畫,並厚贈與金帛,吳道子婉言謝絕,隻求觀賞裴曼的劍術。於是裴曼拔劍起舞,吳道子“觀其壯氣”,奮力揮毫,寫出了絕妙的草書。
由此可見,廣泛結交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愛好的朋友,有時也能相得益彰。
毛澤東胸懷博大,善於結交各種各樣的朋友。青少年時期,靠一張《二十八畫生征友啟事》,他和蔡和森、陳潭秋等人組織了新民學會,結交了一大批有誌之友。投身革命後,有朱德、周恩來等一批親密戰友在他身邊。同時,毛澤東還與李淑一、周士釗、柳亞子等許多平民百姓、民主黨派人士交朋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通過朋友,他掌握了社會各階層各黨派的情況,為發展統一戰線、製定黨的方針政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由此可見,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對於取長補短、開闊視野、活躍思維都是有益的。
80.友好態度贏得好人緣
“如果你握著拳頭來找我,”伍德羅·威爾遜說過,“我敢肯定我的拳頭也會馬上握緊。但是如果你說:‘讓我們坐下來一起商量吧。如果意見不同,我們就找出原因,看看到底哪裏出了問題。’我們立刻就會發現彼此的距離並不遙遠,分歧的方麵很少,相同的方麵很多。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耐心,並且能開誠布公,就能夠做到一致。”
洛克菲勒對威爾遜的這段至理名言極為認同。
1915年,洛克菲勒控製著科羅拉多州燃料鋼鐵公司,當時,發生了美國曆史上最激烈、最血腥的罷工,並持續了兩年之久。憤怒的礦工全體出動,搗毀機器,要求洛克菲勒提高工資。軍隊前來鎮壓,許多罷工工人被射殺,倒在血泊中。
空氣中彌漫著仇恨,此時洛克菲勒想要說服罷工工人,該如何去做呢?
他首先用幾周的時間與礦工代表交朋友,然後公開向他們致辭:
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第一次有機會和這個偉大公司的工人代表、主管以及負責人見麵。來到這裏和大家在一起,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有生之年裏我都不會忘記這次相聚。如果這次會麵發生在兩周以前,我隻能認出少數幾張麵孔,對大家來說我也是個陌生人。但上周我有機會拜訪了南部的所有煤田,並私下和全部工人代表見了麵。我拜訪了你們的家庭,見到了許多人的妻子兒女。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裏不是以陌生人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見麵,我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在友誼的基礎上討論我們共同的利益。
今天到場的都是公司主管和工人代表,沒有你們的允許我是不可能站在這裏的。我沒能有幸成為你們中的一員,但我感覺我們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我既代表了股東,也代表了勞工。
這難道不是一篇化敵為友的佳作嗎?
正如太陽可以比風更快地令你脫下衣服,親切、友好態度能比世界上所有的狂怒和咆哮更輕易地令人們改變觀點。記住林肯的話吧:“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夠捕捉到更多的蒼蠅。”
81.勿忘給“冷廟”燒香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然而這樣做,佛祖雖靈,也不會幫助你。因為你平常心中就沒有佛祖,有事時才來懇求,佛祖怎會當你的工具呢?所以我們求神,自應在平時燒香。而平時燒香,也表明自己別無希求,完全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一旦有事,你去求它,它念在平時你的燒香熱忱,也不致拒絕。
有些人做人往往過於功利,平時對人不冷不熱,甚至還冷嘲熱諷,有事時卻換了副臉孔,又是送禮,又是送錢,顯得特別熱情,但這樣的人做人往往很難成功。在聰明人的眼中,你隻是把他當做利用工具。如果你想比聰明人更聰明,就一定要用點“心機”,平時多多去“冷廟”燒香,急時便自有“神仙”相助。
一個人能否發達,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機遇。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的人?如果有,這個朋友就是“冷廟”,對他,你應該與其他人一樣看待,不要因為他的一時失利就唯恐避之而不及。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不要勢利眼。在他失利的時候你若不輕視他,如果真有一天你有事需要他的幫助,他也絕對會不遺餘力地幫助你。
另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聯絡。人際關係會隨著平時聯絡的增加而加深,久不見麵的朋友自然會日漸疏遠。所以,建立人脈,就是要與朋友常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