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墜入深淵 (1)(2 / 2)

至於TD-SCDMA和WCDMA,情況也差不多。雖然華為的TD-SCDMA不如中興,甚至有傳言說華為並不真正看好TD-SCDMA,但僅僅是為了不讓中興獲得可觀的利潤率以補貼其他業務,特別是華為目前占優勢的WCDMA,它也必定要成為這個方麵不可或缺的攪局者。何況一旦中國移動未來選擇向LTE升級,屆時機會的天平將可能會沉向華為這一邊。

相對而言,盡管幾家西方公司綜合實力依然不容小覷,但由於它們全球財務麵臨壓力和一貫的注重短期利潤超過市場份額的思路的限製,也就顯得不那麼可怕了—雖然它們也迫切需要來自中國的勝利。

但商場就是這樣,通常每個參與者都采取最有利於自己的行動。它的難以把握的特點同時也是魅力所在之處,通常大多數利益相關者都躲在暗處,而有些你雖然知道它屬於哪一類,卻很難確定它具體是誰,但往往是這些爆冷者的突然殺出,會打破原有的平衡,從而引發恐慌。為了保證類似巨額招標的公平,通常不到最後一刻,外人是不知道確切結果的,這就提供了恐慌製造者賴以生存的最佳土壤。

而如果當事者是一家上市公司,命運就掌握在數以千計的投資者手中。在互聯網時代,你隻要發布一個帶有預測性的消息,即便它相當不合理,也能很快影響到投資者的情緒,把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從而不戰而令對手自亂陣腳。

這樣的命運竟然很快就被殷一民遇上了。2008年8月7日,中興A股股價大跌,2008年8月14日,中興的A股股價在午後突然大幅跳水,並伴隨成交量急劇放大,到收盤時下跌了6.2%,這也令公司所有人大吃一驚。

直到晚上,人們才明白,這是投資機構一場先知先覺的逃命行動。在北京小湯山假日會議中心的中國電信C網招標唱標會上,殷一民的預感應驗了。按照中國電信的預算,這次招標項目的預算介於150億到170億元之間,與之相比,阿爾卡特朗訊、北電和中興的報價分別為140億、120億和80億,這已經是不小的優惠了。

但當華為亮出底牌時,所有的廠商都傻了—6.9億元!這意味什麼?如果華為全部中標,將可能帶來數十億元的虧損!但它願意!

雖然事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即將到來的價格戰將把中國製造近些年在全球的價格殺傷力表現得淋漓盡致,但這樣的價格底線還是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對殷一民而言尤其如此,CDMA一直是中興最有優勢的產品,他本來還指望它能為公司的利潤作出貢獻的。

不過,這一切卻在任正非的掌控之中。早在幾個月前,他就和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合作,將公司終端業務49%的股權出售給由私募股權基金銀湖和普羅維登斯組成的財團,以及由AEA Investors和泛大西洋投資集團組成的財團,希望借此獲得近百億元的現金。同時,公司還決定暫緩發放數千名中高層管理人員的2007年年終獎金,預計這一項可以提供數億元現金。

但“地獄價”的決定卻可能是後來才作出的,特別是在2008年8月初阿爾卡特朗訊和中興贏得中國電信在華東某省率先開標的大部分招標份額後。據說當時任正非甚至下達了類似“如果在CDMA項目上拿不到理想份額,就得卷鋪蓋走人”的命令。

不過這對中國電信而言,卻是求之不得的。一位內部人士曾這樣向媒體透露:“我們根本不用擔心招標計劃落空,即使再苛刻一點也會有人接手,設備商之間的競爭太有意思了!”它甚至決定破例讓參與競標的廠商第二次報價,同時不惜將原定於2008年8月中旬公布招標結果的日期延後,以便獲得更優惠的價格,同時又兼顧未來的設備商格局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