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聰明人立即行動,笨人耽於幻想
傳說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小鳥,叫寒號鳥。這隻鳥不像一般的鳥那樣能飛翔,長著四隻腳,兩隻肉翅膀光禿禿的。
夏天,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漂亮。寒號鳥對此感到很得意,驕傲地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漂亮的鳥了,甚至連鳳凰都沒辦法和自己相比。於是它整天搖晃著羽毛,到處炫耀,還洋洋得意地唱到:“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了,所有的鳥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成群結伴飛到南邊,準備在那裏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做各種過冬的準備工作,積聚食物,修理窩巢,辛勤地忙碌。而寒號鳥呢,既不往南方飛,因為他不想經曆長途跋涉的辛苦;但他又不願為過冬做準備,覺得那太累。他每天都是東逛西逛的。有其他小鳥對它說:“寒號鳥,冬天快到了,快點做準備吧!”可寒號鳥一點都不急,它說:“冬天還遠呢,我明天再築巢不遲。”
冬天終於來了,天氣冷極了,鳥們都回到自己溫暖的巢中。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裏,凍得渾身直哆嗦,不停地叫喚:“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我就造個窩!”可捱到天亮後,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昨夜的寒冷,於是它又不停地唱到:“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麵暖和!太陽下麵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得過且過,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有真正地動手去給自己造個窩。最後,它沒能熬過寒冷的冬天,終於凍死在岩石縫裏了。
很多愚笨的人就像寒號鳥一樣,他們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雖然也有很遠大的理想,但總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將本來應該今天完成的任務拖到明天去做,現在該審閱的文件等到幾個小時以後再審閱,這個月該見的客戶拖到下個月再見……
笨人每天都是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清晨,還在睡夢中的笨人被急促響起的鬧鍾驚醒,到了該起床上班的時候了,但對被窩的溫暖仍然留戀,於是又給自己製造各種借口:“還早呢,再等一會兒。”於是又躺了5分鍾,甚至10分鍾……
笨人拖延自己的時間,降低工作的效率;笨人是一個不能快速行動的人,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
聰明的人相信一句格言:“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他知道,要想快速獲得成功,就應該經常抱著“必須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點也不可懶惰”的想法,並且努力付諸行動。聰明的人一旦他產生了新的靈感時,會馬上把它記錄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也不例外,因為他不想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他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因此他的這些行為是自然發生,而不需要做任何提醒。
聰明的人養成了馬上行動的習慣,讓惰性沒有乘虛而入的可能。對於今天應該完成的任務,聰明的人會立即執行,沒有任何借口、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聰明的人是一個快速行動的人,他始終以高效率走在他人的前麵,也因此無數次贏得勝利。
◇事典◇
①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孫麗就一直夢寐以求地想當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幹,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裏“掏出心裏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笨人的做法]
雖然孫麗的理想是當一名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但是,她沒有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出努力!她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孫麗就這樣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
[聰明人的做法]
孫麗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她從廣播學院畢業後,就開始謀職,跑遍了北京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人事經理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用的。”
但是,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廣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
孫麗是北方人,不喜歡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雨都沒有關係,她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幹什麼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了廣州。
孫麗在那裏工作了兩年,最後在廣州的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五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
[智慧點撥]
“說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計劃最終必然要落實到行動上。
②不放過任何機會
一位美國著名作家X小姐宴請多位旅美的華人作家,Y先生在邀請之列。宴會上,X小姐說:“各位何不以新作供美國出版界印行?本人願為介紹。”
[笨人的做法]
Y先生並沒有太多在意,以為這是一句委婉的客套話而已。
宴會結束後,Y先生便再也沒與X小姐聯係過。
[聰明人的做法]
Y先生立即響應,並表示將在兩天內搜集曾發表於中國之英文小品,編製成冊,送予X小姐珠,請為斧正。X小姐因此對Y先生印象甚佳,其後便全力促成此事。
在X小姐的鼎力幫助下,Y先生的作品得以出版,蜚聲海內外。
[智慧點撥]
居裏夫人說過:“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所謂創造時機,正是當萬千因子運行之間,努力加上自己的這萬千分之一的力量,“好機會”便造就出來。
③危機意識
一家公司被一家外國企業兼並了,公司主管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我們原則上是不裁減員工的,但如果你的意大利語太差,無法與其他員工交流,那麼我們不得不請你離開。下周一我們將進行意大利語考試,隻有通過的人才能繼續在這裏工作。”
[笨人的做法]
散會後,和其他同事一樣,小李馬上跑去圖書大廈,買了很多書回家。
但是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並沒有帶來多少效果。小李最終沒有通過考試,無奈地離開了公司。
[聰明人的做法]
散會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湧向了圖書大廈,小李卻像往常一樣直接回家。大家都認為他準備放棄這份工作了。但出人預料的是,當考試結果出來時,小李竟考了最高分。有人問他是怎麼學習的,他說:“早在公司準備與這家意大利的公司合並之初,我就已經開始學習了。”
[智慧點撥]
危機意識是一個在社會中行走的最主要的競爭武器,隻有時刻關注環境變化,不斷改變自己,你才能保住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
④工作要有條理
工作幾年以後,由於出色的業績,謝建富從一名普通業務員提升為業務主管,領導一個8個人的團隊。謝建富很想帶領自己的團隊把業務做好。
[笨人的做法]
謝建富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表現得風風火火的樣子。如果要同他談話,他隻能拿出兩三分鍾的時間,時間稍長一點,他就會一再地伸手看表,暗示出他的時間很緊張。他的團隊雖然為公司簽下了不少的訂單,但是開銷也很大。
他經常很忙碌,以至於在工作安排上經常顛三倒四,毫無秩序,下屬常常疲於奔命,抱怨連連。
從來沒有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即便有時間。他也不知道怎樣去整理、安放。因此,他的辦公桌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堆。
半年以後,身心疲憊的謝建富向公司提出辭去業務主管的職務。
[聰明人的做法]
在任何場合,謝建富從來不顯出忙碌的樣子,做事非常鎮靜,總是很平靜溫和。別人不論有什麼難事和他商談,他總是彬彬有禮。在他的公司裏,所有員工都寂靜無聲地埋頭苦幹,各樣東西也安放得有條不紊。他獨具特色的富有條理、講求秩序的作風,影響帶動了團隊的全體成員,大家做起事來都是條分縷析,極有秩序。
他的團隊業績居全公司第一,但各項開銷卻是最少的。
他的才能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重視,很快,他被任命為公司華北地區的銷售經理。
[智慧點撥]
每一個人做事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有秩序,處理事務有條理,才不會在辦公室裏不浪費時間,也不會在麵對大量事務時手足無措,辦事效率自然也提高不少。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的時間就會變得很充裕,你的事業也必能依照既定的計劃去進行。
⑤每天進步一點點
喬戈裏峰海拔86ll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自1881年有人攜帶氧氣瓶登上這座山峰以來,一百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人能扔掉過它。有一個從事無氧登山的運動員很想能實現不攜帶氧氣瓶登上這座高峰的夢想。
[笨人的做法]
雖然這名運動員很想不攜帶氧氣瓶去登這座高峰,但是每一次都放棄了。因為一旦超過6500米,空氣就稀薄到正常人無法生存的程度。攀登者在這個高度每前進一步都必須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上十幾分鍾才行,想要不靠氧氣瓶登上8O00米的峰頂,確實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聰明人的做法]
經過近千餘次的嚐試,這名登山運動員最終在不帶氧氣瓶的情況下,成功地登上了喬戈裏峰。
在記者招待會上,他是這樣描述的:“我認為,無氧登山運動的最大障礙就是不去嚐試。如果多登幾次,每天都對自己的目標有一個階段性的提高,哪怕是以每天1米的進度,逐漸適應了環境,也就不覺得缺氧了,就這樣,慢慢就會到達頂峰。”
[智慧點撥]
這名聰明的運動員名叫蒙克夫,是一名美籍印度人。他曾在不帶氧氣瓶的情況下,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並且因為不帶氧氣瓶成功地登上了喬戈裏峰,於1993年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在實現自己的目標時,就要像蒙克夫那樣勇於去探索、嚐試,隻有這樣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地去付諸行動,才會使自己的理想順利實現。
2.聰明人樂觀自信,笨人悲觀自卑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笨人在挫折麵前,顯得悲觀絕望。例如,一個人失業了,如果他是一個愚笨的人,他會對自己說:“我現在是一個失業的人了,我真失敗。”笨人的這種行為在暗示和提醒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也因此他失去了再次追求成功的勇氣。笨人用悲觀自卑來對待挫折,實際上是幫助挫折打擊自己,是在既成的失敗中,又為自己製造新的失敗,在既有的痛苦中,再為自己增加新的痛苦。
聰明的人雖然也有沮喪消沉的時候,但他很快就會恢複過來,愉快而坦然、信心百倍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在厄運和不幸麵前,聰明人不屈服,不後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衝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
笨人無福消受生活樂趣,即使他們在功成名就之後,非但不能鬆弛,反而更加緊張。在笨人的心中,似乎老是受到追逐——疾病、訴訟、意外,甚至還包括了親戚的糾纏。笨人在成為億萬富翁以後,每天患得患失地對自己說:“有人會偷起走我的錢,然後就沒有人會理睬我了。”
聰明的人笑對人生,始終堅信前景美好。聰明的即使成為窮光蛋以後,他會自得其樂地對自己說:“當債主在街上追我的時候,我正好可以運動一下。”聰明的人積極的肯定自我,這種快樂的心境有利開發自身的創造力,反而更容易獲得成功。他的快樂感染了自己和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因此,他獲得了好的身體,還有好的人緣。
◇事典◇
①快樂地享受生活
林野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總,由於經營有道,生意做得很紅火。
[笨人的做法]
林野有很強的事業心,為了不斷拓展自己的事業,他長期在外奔波。他每天起早貪黑,為了公司的利潤奮鬥。由於工作繁忙,他忽略了妻子的溫柔,也忽略了兒子的成長。但林野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願意用自己的辛苦讓親人過上好日子。
有一天,林野感到呼吸有些急促,心跳有些快,喉嚨梗塞,豆大的汗珠沁滿蒼白的額頭。家人和朋友都勸他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
林野沒把它當回事,需要他做的事情太多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需要他去處理,各種各樣的商務會議等著他去出席,還有五花八門的應酬在等著他。林野依然不管黑夜、白天地工作。
幾個月後,他的呼吸變得更加急促,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精神越來越萎靡,最後不得不住進了醫院。診斷結果為惡性喉癌晚期。醫生告訴他,如果早做檢查,完全來得及,可現在一切都晚了……
他躺在病床上,望著眼角已爬上細細皺紋的妻子和長得比媽媽還高了的兒子,突然明白自己過去有多傻,多糊塗。其實林野賺的錢早已經足夠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了,可自己失去的是親人相守的天倫之樂。
[聰明人的做法]
在生意正紅火的時候,40歲的林野宣布辭了職,由年輕人來接替。而林野自己則跑到美國去進修了。
有朋友問他:“為什麼呢?放棄你的生意不覺得可惜嗎?”林野說:“有什麼可惜的!人生苦短,要更多的享受快樂。”他解釋道:“40歲以前,我的人生主要目標是賺錢,現在我認為已經賺夠了足以養老的錢。然後這個階段,我要去做一些自己愛做的事,所以我決定在今後的五六年,我的主要任務是出國進修、旅遊、開眼界,盡享愛情。再往後,我也許會去寫書,也許做更大的生意。這樣我的一生會很豐富,盡可能地實現我想要的生活形態。”
[智慧點撥]
不論工作有多麼緊張,競爭有多麼激烈,都不要把自己看做是一台連軸轉的機器。更多的時候,要想想自己是否該停下來放鬆放鬆,畢竟錢財是身外之物,健康和快樂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②任何事情都要樂觀麵對
焦梅是一個農村女孩,她從小就有著大學夢,可由於家庭困難,隻能聽從家長的意見報了中專。
[笨人的做法]
從此以後,她就變了一個人,變得孤僻、自私、不相信任何人。她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課堂上聽不到她踴躍的發言,操場上見不到她的身影,甚至很少有同學能聽到她的笑聲。入學一個學期了,還沒有一個朋友。同學們安慰她、幫助她,可她總把他們的好意當惡意,於是他們都離開了她。
[聰明人的做法]
焦梅快樂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她努力學習,積極鍛煉,與同學們融洽相處。同時,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大學夢。利用課餘時間,參加華東師大計算機本科的自學考試。中專畢業後,她也拿到了本科文憑。在同學們為找工作發愁的時候,她卻已經收到幾家單位的錄用通知。
[智慧點撥]
焦梅選擇中專,是出於一種責任和義務。她以自己的理智和堅強,減輕了父母的重擔,這種犧牲和痛苦應是有價值的。
而選擇一旦已經做出,就要用快樂積極的態度來承擔。正視現實,樂觀開朗,你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③保持快樂心情
李剛是一家證券公司的職員。他知道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找到一份如此好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每天壓力都很大,工作時謹小慎微,惟恐出一點問題。但因為他的一次工作失誤,公司損失了3萬元,他覺得自己快垮了。
[笨人的做法]
巨大的壓力讓了剛吃不下,睡不著。李剛的身體也越來越弱,沒過幾天,開始生起奇怪的病來,竟然昏倒了。
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李剛,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不能工作了。不得已,李剛辭去了工作,在家休息。
[聰明人的做法]
李剛請了一個星期的假,他徹底讓自己放鬆,不再為工作的事情擔心,也不去為過去發生的事後悔,也不再擔心將來。
一個星期後,李剛回到了單位。他不像以前那樣隻顧埋頭工作了。工作之餘,他盡量抽時間參加種種社交活動,或以運動、短期旅遊來打發時間。他不僅沒有因此感到工作壓力,反倒覺得精力十足,工作起來毫不費勁,工作有了源源不斷的樂趣與活力。不過幾年,他已是分公司的經理了。
[智慧點撥]
坦然麵對工作壓力,保持快樂心情,這會提高你的辦事效率,激發你的靈感,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奇思妙想,從而使你的工作質量得到迅速提高。
④用一顆平常心學會忍耐
張薇大學畢業後求職受挫,最後終於在一家小公司裏謀得一份業務員的工作。
[笨人的做法]
張薇認為,這份工作與她名牌大學的學曆不符。因此,她總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認為這份工作隻是一個暫時的委身之處。她工作時得過且過,終日怨天尤人,經常去參加各種人才招聘會,但都因為沒有工作經曆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