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修士之道(1 / 2)

“鄉親們切記,萬不可過量服食,否則,輕則傷及肺腑,重則性命堪憂!”

楊舟一臉的鄭重之色,眼睛之中精芒乍現,咄咄逼人。凡人之身,隻看一眼便會感到雙目刺痛難忍,心中駭然,不敢與楊舟對視之。

下麵排隊等待領取靈米、錢財的是村民們紛紛表示牢記,不敢忘記。

楊舟這才繼續道:“此外,每戶可得銀錢三百兩,補貼家用或是修繕老宅,或是作為孩童的求學之資皆可!”

每戶三百兩銀錢,加起來便是將近三千兩紋銀,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血凡俗銀錢對楊舟來說都是無用之物,送出多少也不心疼,而且楊舟也不是沒有更多。

但是,他擔心給村民們給的多了,反而會使他們養成依賴、懶惰心裏,從而失去了奮鬥之心,反而不好。

畢竟,這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一輩子也不會遇上幾次的。

每戶三百裏紋銀,已然不少,如果不是大手大腳,花錢無度之人,足夠一五口之家輕輕鬆鬆的過上十年了。

眾村民臉上浮現出暢快的笑意,眼神有意無意的在那一堆銀錠上徘徊。

畢竟,對於見識淺薄的山野村民來說,真金白銀才是最實在、最踏實的東西。

楊舟所贈靈米,兩百斤價值幾何無法預料,若是放到大城市之中,絕對是有價無市的東西。總的來說要比三百裏紋銀價值高出太多了,所以,楊舟並沒有將靈米的價值道出,以免村名們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拿出去販賣。

這樣,楊舟的一片心意不但會被浪費,而且說不準還會惹上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也許有頭腦靈活之人已經想到這方麵了,但是已經送出去的東西,全憑個人支配,楊舟自是不會過問的。

不過,這些靈米要是村民們按照楊舟囑咐,食用完畢,身體絕對會有很大的改善,無病無災,延年益壽。

接下來,楊舟便不再過問,自有人會負責將物資分發下去的。有楊舟、欣兒兩位仙師在旁,也絕對不會有貪圖便宜之人搞什麼小動作的。

“師弟,都說修士需薄情寡義、忘情棄愛,心堅如鐵,一心隻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我看師弟身上卻絲毫沒有如此覺悟,不但對父母親人,更是連父老鄉親們也很上心,如此下去怕是會走上歧途啊!”

欣兒師姐狡黠的一笑,趁機說教道。不過,她口中所說乃是修士嚐常識,是不爭的事實。

楊舟啞然,或許是他踏上仙路的時日太淺,這些還來不及,或者說沒有機會去想。

他失神片刻,陷入了沉思,半晌之後,臉上帶著不解,悠悠問道:“師姐,為何修士需要斷情棄愛,薄情寡義?修士雖強,但終極也是人,又如何斷情棄愛?”

欣兒沒想到楊舟回如此發問,但是她身為羽人族,百十年來孤苦無依,此間感受頗深,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不斷情,百年之後,家人皆為一培黃土,獨留己身在世,豈不是每日要受那相思之苦,噬心之痛?不棄愛,心有牽掛,有怎能安心在這無垠天地間遨遊,追求大道?不薄情寡義,又如何讓麵對修士間的爾虞我詐,蠅營狗苟,生死拚殺?”

“修士之路,說到底那是逆天而為,道途艱辛,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修士自私,用盡一切力量掙紮,隻為獲得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機緣。”

欣兒臉上逐漸變得凝重,語重心長,“修士孤獨,修行路上青燈為伴;修士殘忍,道之所向,鮮血鋪路……如若心中有情,又如何麵對這一切?又怎能承受得了?”

楊舟認真的聽著,聽得很仔細,每一個字眼都不肯錯過。

耳邊是楊家村人嘈雜的聲音,盡是喜悅、期盼、感激、滿足,他們之所求,不過果腹暖衣,生活富足爾。

寥寥數十年,短暫而又漫長,待到老去的時候,會回憶,會有遺憾,會有恐懼……就像前世的自己,年邁之體,心中酸楚,父母之願、恩師之盼、自心之憾……交織在一起,五味成雜。

而如今,仙道之路,在自己的腳下,那麼自己所求又是何物呢?

長生麼?出人頭地麼?執念麼?

好像都不是,他心中模糊,沒有什麼答案,突然有些迷茫了。迷茫自己踏上仙途,到底為何?難道僅僅是因為前世生活的不如意,不想重蹈覆轍了嗎?

斷情棄愛,薄情寡義,不是他所要的。

但是,百年之後,雙親逝去,恩師化塵……放眼望去,一切皆空,物非人非,隻有自己一人,和那些藏在記憶深處的叫做回憶的,既美麗而又殘忍的東西,這將如何麵對?

修士長壽,而長壽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