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校舍挺立,此間正是休息之時,三三兩兩的孩子們相互追逐嬉鬧,十分的活潑好動。也有安靜的埋頭讀書的孩子們,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十分的認真刻苦。
楊舟看著他們,想起了自己的種種過往!
時過境遷,跟楊舟一般大小的少年們都已經不見了蹤影,出門討生活去了,在這裏讀書的最大的也隻有十一二歲的樣子。
讀書入仕之路,其中之艱辛,楊舟自心有感觸。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大多的少年會放棄讀書之路,而是另謀他路。
而他的前世就是大多數讀書人真實的寫照。前世生活的辛酸,與人生的不如意,至今他還是記憶猶新。
村頭坪地之上,人頭湧動,村民們聚集在一起,商議著要迎接楊舟兩位仙師到來的諸般事宜。
就連老夫子也被硬生生的拖出了課堂出謀劃策。
老夫子聽說與楊舟隨行而來的女娃兒也是一名仙師,駭然之餘,也不敢怠慢。隻得放下手頭的教學工作,和村裏的老人們一起商議此事。
楊舟眺目望去,看到老夫子一臉笑意的和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們攀談著,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
這位授業恩師,雖然不是楊家村人,但是確實楊家村裏不可或缺的人。
這次回來,楊舟也細心的為老夫子準備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一管以千年木心為主材,打造的靈筆。
此筆用材,千年木心雖然沒有達到靈藥的程度,但絕對是珍品寶藥,其內蘊含著不弱木之生機與柔和的木屬性靈力。
有調理肌體,強身健體,凝神靜氣,鎮壓精神不為外邪所侵蝕的作用。長期使用,定可延年益壽,老當益壯。
此筆雖然不是符筆,其內沒有構建靈力回路,但作為凡人使用的筆,絕對可入世間絕品之列,千金難得。
製作手法和工藝,亦不是凡人可掌握的,乃是修士的手藝。
對於一輩子舞文弄墨的教書先生而言,這份禮物絕對是最合適的。
而且,老夫子此人生活節儉,對銀錢等外資不慎看重,所求隻不過一飯一衣與心安理得爾,除此之外,楊舟也想不到給送什麼好。
“兩位仙師,長途跋涉,怎不多休息片刻,等大家夥兒合計一番,再去見禮?反而屈尊降貴,來此室外風寒之地,叫我等如何自持?”
老夫子一張略顯風霜的臉上略帶著些誠惶之色,看到楊舟二人來此,連忙起身作揖。
不過此人氣度當真不凡,即使麵對兩名仙師,身為普通人的他依舊以讀書人的身份自居,有一股自然而然的浩然大氣,儒雅之風,儒家所求的禮儀精神深入骨髓,不可改變。
說話間不卑不亢,毫無畏懼之色。
“見過仙師,恭迎二位仙師!”
場中眾人皆俯首拜過,其中多是楊舟的叔伯輩、祖父輩。
楊舟連忙躲開,苦笑著行了一個學生禮。無論他變成怎麼,他始終記得眼前這名學者,乃是自己的授業恩師,不會有什麼改變的。
“學生楊舟見過恩師,傳道授業解惑之恩,不敢忘記。恩師不必如此,學生承受不起,我師姐亦是不拘小節之人,不會計較的。”
楊舟連忙道:“各位叔叔嬸子,爺爺奶奶,你們大可不必如此。楊舟身為楊家村人,乃是後輩,這點即使楊舟是何身份都不會有什麼改變,大家就當我還是以前那個楊舟,不必拘束,也不必見禮。”
眾人紛紛附和,可依然免不了麵露拘謹小心之色。仙師之流非凡人可及,一言一行,怎能不小心處之?
遙想一年多前,林玉子接引楊舟、楊桃二人去往宗門,楊家村舉村相迎,張燈結彩,行跪拜之禮,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放肆的樣子,便知仙師的身份在這個世界之上有多超凡。
如今,雖然楊舟再三強調不必拘束,可誰又敢真的不拘束?
即使楊舟出身自楊家村,但是如今身份地位大不相同,就連郡守府都要屈尊降貴來府上多次提親,希望可以攀上這個仙師,更別說是平頭老百姓了。
老夫子聽罷,滿意點頭,一雙深邃的眼睛注視著風度翩翩,不因身份而自持高貴的楊舟滿意點頭。
楊舟是他教過的最好的學生之一,從小便十分的聰慧伶俐,討人喜愛。
如今成為仙師,渾身上下更透出一股鍾靈秀中的仙靈之氣,卻又不失讀書人的儒雅從容。雖然他的道路與入仕、治國、平天下的讀書人的道路越來越遠,但老夫子還是衷心希望他在仙道一途有所建樹。
無論如何,他都是自己的學生!
“三爺爺、四爺爺,還請您二老鳴鍾將大家夥兒聚集起來。楊舟不才,在仙師宗派之中,帶了些物資,趁此機會分發被大家。”
楊舟如是說道,所有楊家村人聽罷,臉上紛紛露出欣喜之色,眉開眼笑。仙師出手那肯定不是一般之物,那是仙師才能享用之物,價值不菲。
雖然楊家村人並不是見錢眼開的主兒,但是仙師恩蔭,價值不菲,誘惑太大,豈有不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