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35米的通天岩是通天寨的標誌性景觀。外觀如兩指相扣,內似兩掌交合,岩頂中部開裂,一線通天。仰視穹窿通天,可見曦月,由此而得名。人入岩中,冬暖夏涼。此處為通天寨數十個岩洞中最為壯觀的景觀,曾有詩讚曰:“冉日層岩向麵謀,珍稀遙隔半生秋。人驚星鬥禪房近,我想煙雲竹院幽。一帶長江流石壁,幾村茅舍上仙樓。部天疑是有消息,肯讓先臨美盡收。”再往裏去,便可見到被當地人稱為“生命之門”的陰石,形貌逼真至極。與此相距百米處,有一石筍衝天而起,張狂不可一世。但卻可望而不可及,這便是被當地人稱為“生命之根”(石筍幹霄)的陽石。
陽春三月的一個夕陽西下之時,我攀至山巒極頂,極目遠眺,但見群山逶迤,峰巒疊嶂;丹峰高聳,石牆危立;禪院廟宇,香火興盛;南廬古屋,井井相連;春花爛漫,杜鵑正豔。南坑水庫一注碧水蜿蜒曲折波光粼粼,丹山碧水雲煙縹緲,神奇的丹霞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疑入畫境,頓生脫俗成仙之感。
石城絕美丹霞景觀使人陶醉,太平天國興衰成敗令人心慟省悟。城中默默矗立的建於宋崇寧元年(1102)、外形似竹節鋼鞭的寶福塔,親眼目睹了石城苦難多舛的命運。自宋至近代,石城就為贛閩粵戰略重地和屯兵要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亂不絕。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舊誌載元至正末年,陳友諒曾率部在通天寨憑借天險據守,與朱元璋部血戰不止。至今民間尚有“將軍橋斬將”的傳說。至於萬人坑、主簿寨、猴子城等遺存,便是戰亂最好的佐證。現遊客在山間深處,仍依稀可辨不少殘壁斷垣和古寨廢堡。
時間又流逝了一個半世紀,那場驚天動地席卷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硝煙已離我們遠去。翻開中國數千餘年沉重的曆史篇章,封建專製製度的腐朽沒落,農民民生問題的激化,往往成為社會不穩定和朝代更迭的重要動因,真可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啊。
勝境指數★★★
民俗民風
通天寨為電影《遊俠的童話》外景地。
石城為“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曆史悠久,豐富多彩,有龍燈、茶藍燈、船燈、馬燈、獅燈、八寶燈、橋板燈、蚌殼燈、稈龍燈數幾十種。自明朝以來,新春佳節舞燈之風盛行,從正月初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謝燈,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曾晉京中南海演出。
交通信息
石城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界福建省長汀縣,北毗江西省廣昌縣。距南昌市300餘公裏,約三個半小時高速公路車程。距福建省寧化縣十餘公裏,約半小時車程。
食宿信息
石城客家主要美味菜饌有:棋子塊(東坡肉)、肉丸魚丸(用動物無骨精肉與澱粉攪碎後混合而成)、油炸魚、黴豆腐(豆腐乳)、醬豆子、蘿卜幹、醃菜及各類時令蔬菜。比較有特色的副食類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餃、米粉等。
石城特產一是白蓮,富含澱粉、蛋白質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藥用滋補品。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桂氣、強筋骨、利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二是野生紅菇,為天然野生高等真菌,素有“中國純天然高等野生山珍”之美稱,是聞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具有養血、補血、活血化瘀、祛水腫、補精神、強身體之功效。
石城縣城中有各等賓館和農家樂可供住宿。
遊覽提示
長庚門崖頂是觀賞丹霞龜裂地貌觀的最佳地點,腳力不濟和患恐高症患者慎行。
石城還有寶福塔、贛江源、九寨溫泉、夏日荷花、李臘石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值得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