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道教祖庭(3 / 3)

據科學考證,在人類崖墓文化中,龍虎山崖墓堪稱中國之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崖墓葬(懸棺葬)是我國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更是我國古代懸棺文化的具體體現。這種墓葬方式將棺槨置於溪流邊陡峭的絕壁上,崖壁與水麵幾成垂直的角度,且崖壁上有自然而成的岩洞,便於安放棺槨。在龍虎山仙水岩的百米絕壁上,置有大片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群,以其分布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而成為研究古越族史及中國紡織史、樂器史、音樂史等學科的珍貴標本。在1978年的考古發掘中,共清理出墓葬人骨架16具。出土了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220多件,經過C14同位素測定,迄今至少有2100年的曆史,即龍虎山崖墓安葬於春秋戰國時期。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遠古原始的春秋時代,百米懸崖絕壁洞穴中沉重棺木是用何法置入的呢?古越人為何要將逝去的先人安置於岩洞之中呢?是什麼人才能享受此等“殊榮”呢?重重懸疑背後,當時此地到底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文明形態呢?

龍虎山絕美的丹霞自然景觀,以及數千年來積澱而成的豐厚人文遺產,如今備受海內外賓客的推崇。此地每日紫氣升騰,來此朝聖、觀光者絡繹不絕。

勝境指數★★★★

龍虎山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

民俗民風

龍虎山為新版《水滸》、《風雨龍虎山》、《龍虎山客棧》、《外來媳婦本地郎》、《劍蝶》等多部影視劇外景地。

瀘溪河東岸仙水岩景區的許家村以無蚊村聞名天下。此村共有50來戶人家200餘人,據載為許真君後裔。曆來靠打魚、種田為生。村中人多長壽,又有長壽村之稱。該村依山傍水,峰巒秀麗。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可是村裏卻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沒有蚊子。為何如此呢?至今仍是個謎。一說該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麵環山,一麵臨水;二說該村周圍種滿了桉樹有驅蚊功能;三說距村莊不遠處有一山洞,洞內有成千上萬隻蝙蝠,一到夜晚便進村捕食蚊蟲;四說與這裏流傳的“張天師驅蚊孝母”有關。

交通信息

龍虎山東臨武夷山,北接黃山、景德鎮和廬山,距鷹潭市20餘公裏,鷹潭火車站有旅遊專車直達景區新大門和上清鎮,車程約為40分鍾。

食宿信息

龍虎山美食主要有:一是上清豆腐,大豆質優,工藝獨特,具有白、嫩、香、滑的特點,無論是煮、燉、煎、燜、黴等皆具特色;二是天師板栗,油光鑒亮,香糯可口;三是龍虎山捺菜,兼有酸、辣、鹹、甜各味,有生津開胃、發汗祛寒功效。

龍虎山新大門、仙水岩和上清鎮均有各等賓館和農家樂可供住宿。建議在仙水岩區域入住,以方便四處觀光。

遊覽提示

仙人城頂是觀賞龍虎山碧水丹崖的最佳地點,體力和腳力不濟者慎行。周邊還有弋陽縣龜峰(圭峰)絕美丹霞地貌景觀、方誌敏紀念館值得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