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元山景區因有高28米、直徑7米的“天下第一奇石”陽元石而聞名天下。陽元石是丹霞風景中的象形石景觀。數十萬年以來,陽元石汲取天地日月之精華,以強勁的陽剛之氣傲然挺立,直刺蒼穹,觀者無不嘖嘖稱奇。此處曆代也被視為生殖崇拜的理想之地。雲崖棧道、九九天梯幾乎在絕崖峭壁間垂直上下,險峻異常,遊人至此無不戰戰兢兢,亦步亦趨,膽小者不敢輕易下視。待至山頂嘉遁亭前,四處絕美佳景撲麵而來,令人百看不厭。此處以丹霞山發育典型的丹霞石牆、石柱和石拱地貌為特色,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保存完好。還有眾多的人文景觀,例如保存了6座古石窟寺遺跡和十幾座古山寨,其中細美寨建於明代,寨門扼懸崖道三口,險若華山,視野開闊,景色絕佳。跨度為38米、拱高為15米的天生石拱橋——通泰橋,以及海豹石,均為丹霞奇觀。此處還有坤元山(玉女山、睡美人)雙乳峰、睡美人、古寺混元洞等景點。
翔龍湖景區位於長老峰南側,因其湖麵輪廓酷似一條騰飛的青龍而得名。周圍群山高崖與湖水組合為一幅丹山碧水的天然山水畫卷。泛舟湖上,兩岸植被蔥鬱,奇峰林立。沿彙龍溪上玉女台,還可觀賞著名的陰元石,也稱丹霞女神。此處自然景觀有三澗、六峽、九洞、一十八峰。沿湖有龍角山、龍須澗、九龍峰、仙居岩、霧隱岩、乘龍台等景點20多處,山崖石刻比比皆是。仙居岩道觀是為紀念張天師降白虎、救青龍而建,現由龍虎山張天師門人住持。
“山水丹霞,夢幻錦江”。全長109公裏的錦江似一條玉帶,由東北至西南在丹霞山山群中穿行34公裏,共轉32道彎,江水蜿蜒曲折最後彙入韶關湞江。沿江坐排漂流而下,兩岸赤壁丹山,形狀奇特;翠竹掩映,田園旖旎;魚遊淺底,珍禽翱翔;清風拂麵,馨香襲人。錦江畫廊沿途有幾十處景點呈珍珠狀分布,美不勝收。主要景觀有睡美人、群象出山、錦岩大赤壁、金龜朝聖、仙山瓊閣、姐妹峰、拇指峰、嘯天龍、觀音山、巴寨等。
“丹霞之巔”——巴寨位於丹霞山西北部,其傲視群峰,形狀奇異,為丹霞山一標誌性景觀。此處以奇特、雄偉的丹霞方山自然景觀為主,兼有古山寨、寺廟等人文遺跡。方山發育典型,類型豐富;滿目綠意,環境宜人;溝幽壑深,生態完好。沿途主要景觀有巴寨、燕岩、茶壺峰、平頭寨、扁寨、兩頭寨、飛花水、犁頭寨、上天龍、觀音山、西竺岩、川岩和姐妹峰等。
丹霞山之美是一種渾然天成、無須雕琢的自然之美,具有一股超凡脫俗、紅塵不染的高雅氣質,它的神奇魅力和人文價值,已被愈來愈多的四方賓客視為出行觀光的首選之地。
勝境指數★★★★★
丹霞山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民俗民風
丹霞山為《封神榜》、《夜傾情》等多部電視劇外景地。
韶關及丹霞山周邊民俗民風有濃鬱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除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節外,還有嚐新節、冬至節等。瑤、佘兩族也各具民族特色。居住在粵北山區的瑤家同胞,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表現得維妙維肖。
交通信息
丹霞山距韶關市區50餘公裏,韶關火車站有丹霞旅遊專車直達丹霞山新山門,15分鍾一趟,約45分鍾車程。距仁化縣城關9公裏,約10多分鍾車程。景區內自早上4時至晚上7時,有專車免費接送至各遊覽景區點。建議乘坐京廣高鐵至韶關站下,再轉汽車進入景區,可少車馬勞頓。
食宿信息
丹霞山美食主要以客家風味為主,有野生冬菇蒸土雞、爆炒山坑螺、錦鯉酸筍煲、白灼錦蝦、臭豆豉魚煲、山水霞山豆腐、丹霞羅漢齋、菜扒冬菇等。
丹霞山外山門、瑤塘新村、斷石村等三處有多家賓館和民居可供住宿。建議入住錦江橋周邊的民居以方便出遊。
遊覽提示
丹霞山一年四季均可出遊,但尤為每年3月至5月杜鵑爛漫的春季和10月至12月楓葉與丹崖赤壁相映成輝的秋季最為宜人。清晨的雲海日出和黃昏的落日晚霞為丹霞山最美的遊覽時間。
丹霞山陡峭山道和絕壁棧道異常難行,恐高症患者、年邁體弱和體力不濟者慎行。登山前請備好登山鞋、遮陽帽、礦泉水、手電筒等物品。拍攝日出和晚霞須備好三角架等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