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構建並善用你的人脈關係網(2)(3 / 3)

人脈關係網越來越多元化,我們在對人脈網進行檢修的時候,應該具體地做些什麼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給所有的朋友建立一個資料檔案,係統、全麵地來管理你的人脈網。這樣,哪裏出現了問題,你也可以及時地做出檢修、調整。

首先,你可以把朋友的資料整理出來,做一個詳細的記錄。記下他們的地址、聯係方式、工作單位等。工作變動時,也要在你的資料上及時記錄,以免需要時找不到人。

同學和朋友的資料是不能疏忽的,除非你永遠不需要朋友的幫助。你可以在檔案中記下他們的生日,在朋友過生日時寄上一張賀卡,或請吃個飯,這樣你們的關係一定更加密切。平時注意保持這種聯係,到你有事相求時,以前你所做的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會顯出它們的作用了。萬一他們自己做不到,也很可能動用自己的圈子為你幫忙。

其次,還有一種“朋友”也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各種應酬場合中認識的,你們可能隻交換過名片,談不上交情。這種“朋友”麵很廣,什麼階層的都有,如果運用得當,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甚至會在你的事業中起到關鍵作用。所以,你不應把這些名片隨手丟掉,應該在名片上盡量記下這個人的特征,以備再見麵時能“一眼認出”。 我們要做的是,名片帶回家後,要依姓氏或專長、行業分類保存下來。當然,你不必刻意去結交他們,但可以找個理由在電話裏向他們請教一兩個專業問題,話裏要提一下你們上次的見麵,或你們共同的朋友,以喚起他對你的印象。有過一兩次“請教”之後,他對你的印象也會加深。當然,這種“朋友”不一定能幫你什麼大忙,因為你們沒有進一步的交情,但幫點小忙也許對他們來說是舉手之勞。再說,你也不太可能天天有很多要事去求人幫忙,很多情況下就是一點小事。

最後,根據你每位朋友的性格、特點以及與你交往的程度等,劃分出朋友的類別。比如說“生死之交的朋友”、“可以談心的朋友”、“可一起共大事的朋友”、“酒肉朋友”、“保持距離的朋友”和“一麵之緣的朋友”。

為自己的人脈網做檢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總而言之,要以一種比較清晰和恰當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人脈網。

點評:

每個人都要經常地為自己的人脈網做檢查和修補的工作,從而發現自己人際交往中的不足,以便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謀求更長足的發展。

8.增強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在積累競爭的今天,任何人一旦沒有了可利用的價值就會像甘蔗渣一樣,人見人嫌!所以,要想贏得別人的幫助,或者得到別人的器重,首先就要增強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誰不希望結識那些能力強的人呢?可以假設一下,有一個人,他對你冷漠,既不能與你信息共享、情感溝通,也不能與你相求相助,他一有困難就跑來找你,這樣的人你會和他做朋友嗎?恐怕不會。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索取和奉獻,而是彼此互求互助。

人脈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利,而非單方麵的遊說。當你發現某個人將會對你有利用價值,而主動去與之建立關係的時候,如果對方發現你不過是個腹中空空的草包,毫無利用價值,那麼想必他對同你做朋友也不會有多大興趣。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抱怨朋友不講交情,不夠朋友,其實,引起抱怨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這種需要何嚐不是功利性的呢?由此可見,如果你想贏得朋友,那就必須在你們之間有種互利關係,這是牢固你們關係的一個根本。

人們常常說的那種沒有功利性色彩的友誼,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大可不必一味追求所謂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抱怨別人是多麼勢力,而是應該多想一想如何增強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人脈就像一個網,每個人都是網上的一個結點,有的結點非常脆弱,不能更好地連接更多的人。而有的結點則在整張網中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連接起了越來越多的人,這些點被我們稱之為關鍵結點。毫無疑問,這些成為關鍵結點周圍的人脈是豐富的,那麼如何成為人脈網中的關鍵結點呢?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被利用”的價值,這個詞聽起來好像過於功利了,而人際關係心理學家認為,互利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這個社會是一個相互作用的群體,在你利用別人的同時,他人也在利用著你的價值。雖然我們的社會提倡奉獻和利他精神,但這是一種最高層次的人際交往境界,很難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這一點。

以工作為例,有不少人對職場生涯感到心灰意懶。他們有些是在為公司效力了許多年之後,換來的卻是老板冷冰冰的解雇通知。大多數人更加是自認朝九晚五的工作卻到“老板不重視、同事不理睬”的結果,永遠都隻是小職員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