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充滿信心地望著落選議員的眼睛對他說:“要忍耐,先生,看下一回。”然後轉身離去。這位議員事後說:“不知怎麼回事,我總覺得這位不速之客的那句話是道陽光,他分明告訴我,他相信我一有機會就會再幹,而且會幹得更好。”下一回這位議員果然當選了。
他當選後說:“我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那位信心十足地望著我的眼睛、對我說下一回的先生。”後來經議員多方尋找,終於找到了那個人,並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助手。就這樣,那位先生隻因為一句鼓勵的話,而從此平步青雲,登上政治舞台。
安慰失敗的人,要真正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在他身上產生實際的慰藉,就一定需要有對他人最深的理解、最大的同情和最堅定的信任。隻有這樣,才能收獲最真摯的情誼和最理想的報答。
我們在給予失敗者慰藉的時候,如何能幫助他走出失敗呢?
首先,幫助他正確認識失敗。
正確地認識失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自己處在旁觀者的地位,看到別人遭遇失敗時,或許有時還能作出一些較為正確的分析,而當失敗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時,要能作出正確而清醒的認識則就很不容易了。在失敗情境中許多不理智的反應,不正確的行動,都是與缺乏對失敗的正確認識有關的。因此,我們就應當有正確的失敗觀。
其次,認識到失敗的兩重性。
失敗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失敗既有消極的一麵,也有積極的一麵。大化學家漢弗萊,戴維在分解鉀、鈉等堿金屬的時候,經過幾個月緊張危險的實驗,在最後一次實驗中,發生了意外爆炸,他的臉被炸傷,左眼也失明了,但卻獲得了最後的成功。後來他說:“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一個靈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發現是由失敗給我的啟發。”戴維是從失敗之樹上摘取了勝利之果,伴隨著不斷的失敗,他得到了成功。
生活中的失敗和磨難,並不都是壞事。平靜、安逸、舒適的生活,往往使人安於現狀,耽於享受;而失敗和磨難,卻能使人受到磨煉和考驗,變得堅強起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道理大概就在這裏吧。
最後,不要盯住它不放。
不要盯住失敗不放,並不是主張有了失敗和坎坷,可以完全不去看它,采取逃避的態度。而是說,一方麵,情感不要長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另一方麵,我們的理智應當多在失敗和坎坷上尋找突破口,力爭克服它,解決它。
點評:
不要懷疑,慰藉失敗者就是收獲真朋友的最好方法。在別人出現過失時,真心地說出寬慰別人的話,會使受打擊的人恢複自信和自尊,同時為自己收獲一位忠實的朋友。
10.送人情的最佳方案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你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這是因為你人情送得不是時候,不僅讓對方現在不高興,甚至把以前積攢的人情也都抵消了。
古時候,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紳士、員外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麵子。後來他聽說郭解在這方麵很有麵子,於是求到郭解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郭解也欣然接受了這個請求。
郭解於是親自上門拜訪,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本來郭解可以不負所托地離開,但郭解對那人說:“這個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麵子,讓我了結這件事。我在感謝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麵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麵子。”
郭解進一步說:“請你再幫我一次,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俠客還會上門調停,你要讓人以為我出麵也解決不了問題,而是他們解決的問題,就算是我送個人情給他們。”
事後,雖然表麵上是本地紳士、俠客們解決的問題,但他們無不誇獎郭解會辦事,可見他巧送的人情,對方雖然沒有講明,但還是很高興地接受了。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候,不妨也學學郭解的做法。比如,你和同事幫助某人辦成了一件事,這個人首先來向你表示感謝,因為你對他的幫助最大。這時,千萬不能忘記你的那位同事,你應該告訴那個人,讓他去感謝你的同事,你可以說:“其實這件事我也沒幫上多少忙,要不是某某幫你,恐怕事情不會這麼快得到解決,你還是要去感謝某某。”
你幫了多少忙,出了多少力,別人自然心中有數,絕不會因為你說了這番話,就忘了你的好處,但是你說了這番話,不但聽話的人會欽佩你的“高風亮節”,而且若是同級知道了你這番話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為人辦了好事可以得到多少好處是小事,也不值得為此而高興,但同級若因此事想著你,處處表現出對你的尊重,那才最令人高興。這種做法可謂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