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許多人對他們業務以外的某種事情更有興趣,換句話說,他最感興趣的事情不是業務本身,而是其他東西。因此,從業務之外的事物上與某人接近,比在業務上與他聯係更容易,更有效果。據此,你應盡量找出他們這些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再從這方麵下手,隻要你的話題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就會相應對你也感興趣,那麼,接下來,再談業務的事情,就好辦了。
最後,不吝嗇你的讚美。
讚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投其所好的方式,它能夠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彼此迅速地產生溝通的願望。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渴望被人賞識是人最基本的天性。”
所以,我們就要善於讚揚別人,善於從理解的角度真誠地讚美別人。而且要富於洞察力,善於發現對方美好的一麵。對於人際場上的感情投資,你既要知彼,又要知己,同時再加上巧妙地周旋藝術地交談、推銷。你就能順利地讓別人跟你合作,達到你所要的目的,隻有如此,你才能在人際場上有立足之地。
點評:
感情是每個人的軟肋,隻有感情才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要想抓住別人感情的軟肋,就要在平時的瑣事上多給別人幫助,不要期待等到大事發生才去顯現自己的關懷。人與人之間有了感情存在,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才會伸手援助。
2.無事也登三寶殿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但好人緣的建立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須經常保持聯絡,有事沒事打個電話或者登門拜訪,都能讓你們“日久生情”。不斷尋找機會與貴人溝通交流,哪怕你現在沒有事情求助於人,也要經常進行情感投資,鞏固你們的關係。
如果你遇到了棘手的困難,導致了不可扭轉的局麵,結局難以控製,情況越來越遭,這時候,或是攤牌,或是乞援,“無事不登三寶殿”便有了用武之地。
孫雲庭曾擔任某公司總經理,每年年底,禮物、賀卡就像雪片一般飛來。可是一當他退職離休之後,所收的禮物隻有一兩件,賀年卡一張也沒有收到。以往訪客往來不絕,而今年卻寥寥無幾。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時候,以前的一位下屬帶著禮物來看他。在他任職期間,他並不很重視這位職員,可是來拜訪的竟是這個人,不覺使他感動得熱淚盈眶。過了兩三年後,孫雲庭被原來公司聘為顧問,當然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這位職員。
無事也登三寶殿,否則,當你哪天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再去臨時抱佛腳,關鍵時刻找不到人可就後悔晚矣。再者,就算你已經得到了某人的欣賞和提拔,卻不懂得嗬護你們之間的關係,那也隻能是過了河就拆橋,恐怕再也不會有人買他的賬。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有可能在你事業上或者生活上給你幫助的貴人遠離你,缺少了他人的幫助,你的成功可能要晚很多年,甚至會永遠得不到。
溝通是無時無刻不在的,沒有空間時間的限製。如果想要在生活中不被孤立,不被誤解,同樣的也不誤解和孤立別人,就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長久的溝通培植了長久的感情。人與人之間不再設防,彼此開誠布公,坦然相向。和諧、美滿、寬容、諒解全都張顯了溝通的魅力所在。
要牢記,無事也登三寶殿。去和別人溝通,你將逾越困境。千萬不要小覷了溝通,它會給你一個機遇,讓你的困難迎刃而解;它會給你一個希望,讓你的傷口得以撫平。
肖然到一位朋友的公司去玩,發現他用整個上午的時間在打電話:“老張呀,兒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搞好了嗎?”“王姐,還胃疼嗎?”“小嶽,貓做絕育了嗎?”肖然不禁要問:“這是工作?”
朋友見怪不怪地苦笑,反問肖然:“你想怎麼樣?平時無事不來往,無事不登三寶殿——你登的時候,人家認識你是誰嗎?”
的確,這正是西方人的觀點。他們認為:對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對他們的興趣、好惡、性格都得一一記在心裏。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上了總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大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
中國人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然而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為路,走得少,路也就自然荒蕪。再想走,明明記得它是平坦大道,全無障礙,卻被不知什麼絆了一跤。原來已經雜草橫生,灰鼠飛快地跑過,草叢裏,會不會有蛇冷冷地潛伏?這一條陷阱處處、埋伏重重的路,好不容易穿過,上了三寶殿,能叩開門嗎?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佛能答理你嗎?
這種手法看起來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現實。一位政治家在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名成員,一下子去物色這麼多的人去適合自己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要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別人也不知道。這其實就提醒了我們平時多注意和貴人交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