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讓說話體現成熟圓融的魅力(3)(1 / 2)

在周恩來總理的外交生涯中,不僅是在中國,即使在世界上,也是頗有影響力的。他憑借他的睿智,風度,談吐無不為世人所傾倒,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兩國打開了外交的大門,使世界格局為之一變。基辛格到北京與周總理談判取得圓滿成功之後,周總理去為他送行。基辛格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誠懇地向周恩來擔保:回去後一定多方奔走,爭取早日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基辛格越說興致越高,竟不顧外交辭令,開出了時間表:“大約一年。”周恩來始終微笑著,傳達出內心的讚賞和謝意。

就在飛機起飛不久,基辛格收到了發自美國的電報。原來,就在前一天聯大會議上,恢複席位的提案已經通過!這當然是件好事,可他想到:這麼重大的事情,周恩來肯定當時就接到了彙報,就對自己說“大約一年”的時候, 麵對基辛格興致勃勃、熱忱相向的麵孔,周總理若直接告之以真相,以基辛格的身份,他豈能不覺難堪!即使他才高八鬥絕能從容應對,那也隻是我方搭台讓人唱戲而已,周恩來總理選擇了沉默。隻是報以友好的微笑。

研究談話節奏的學者們認識到,有張有弛的談話在人際交往中至為重要。《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心理學教授格瑞德·古德羅解釋說:“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正確的交流由兩個方麵構成:既被人關注,又關注別人。安靜、專心的傾聽會產生強大的魔力,使談話者更加心平氣和、呼吸舒暢,連麵部和肩部都放鬆下來。反過來,談話者會對聽眾表現得更加溫和。當你發怒、焦慮或自己想大發雷霆時,請你喝上一杯水或是握著自己的雙手,然後露出你的微笑。這種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控製住情感。

從前有個使臣送給國王三個金人,並說:“陛下,這三個金人,一樣高一樣重,外表造型也一模一樣,但是它們之中有一個是最珍貴的,不知貴國之中是否有人能識出?”

眾大臣紛紛上前觀看,但沒有一個能夠說出答案來。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上前說:“陛下,我能辨出哪個是最珍貴的。”國王大喜。

老臣走上前去,從口袋中取出一根絲線,從第一個金人的一個耳朵穿進,結果,絲線從另一個耳朵穿出。絲線從第二個金人的一個耳朵穿進,結果絲線從口中穿出。在試第三個時,絲線從耳口穿進,卻掉進了肚中。

原來那三個金人便代表世俗中的三種人,一種是對別人的話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知傾聽;一種是從耳朵聽進,便從口中說出;隻有第三種人懂得傾聽,又知道沉默,所以說第三個金人便是最珍貴的了。

沉默有時候勝過激烈的爭論,它可給對方以有力的還擊,同時也會盡顯沉默者的大度與智慧。

點評:

一個人話太多就會給人平庸之感,而懂得適時沉默的人才會給人一種智慧的力量。但是,沉默並不是一言不發,而是盡量避開矛盾話題,以免造成雙方不應有的衝突,從而維持良好的交際關係。

8. 隨便發怒的是瘋子,而不是有修養的人

輕易的發怒會讓人失態,不過說氣話也隻會讓人蒙羞。我們在與對手較量時,一定要頭腦冷靜,不要被他的三言兩語就給激怒了,那不是有修養的人的所為。要知道公牛就是被鬥牛士的紅布惹怒,貿然出擊,才最終喪命的。

對於有修養的人來說,沒有一種勝利比戰勝自己及自己的衝動情緒更偉大, 因為這是一種意誌的勝利。即使當激情影響你的時候,也不要讓它影響你的地位,特別是當你的地位對你很重要時。這是避免麻煩的明智之途,也是獲得他人尊重的捷徑。

“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領導者必備的修養,沒到這層次的領導不會有什麼作為。用隱忍代替怨氣,以理性克製想當然,這套功夫,現在叫“情緒管理”,也叫EQ。

一個有修養的人絕不會像瘋子一樣對待他人,他會冷靜地麵對棘手問題。當一個人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時,這個人離失敗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