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蘋果樹的種植(資料)(1 / 2)

蘋果土肥水管理

果園的土肥水管理,是果樹增產的基礎,是綜合管理的中心。在果樹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要經常不斷的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養分和一部分空氣,才能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在山丘地區建設果園,要發揮光照充足的有利條件,克服土曾薄、水分少,肥力低的不利條件,利用密植栽培的群體優勢,達到早結果、早豐產、高產、穩產、優質,就必須加強土、肥、水的管理。

1、土壤管理。總的要求是全圓土壤的活土層達到80厘米以上,土質以壤土最好。

(1)建圓時株距2.5米以內的要開溝整地。

(2)要逐年深翻、或一次深翻,尤其是山地果園。

(3)粘土地要摻沙,沙地要摻粘土,盡力達到壤土。

(4)深翻的時間以秋季最好,翻後澆水。

2、肥料管理。

(1)施肥種類和施肥量。

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尤其是基肥,農家肥施用量結果樹為斤果斤肥,幼樹每年每株應為30~50公斤。

施化肥應做到配方施肥,扭轉單施氮素化肥的習慣,單施氮肥,又不施農家肥,果樹易偏氮,蘋果樹的腐爛病、輪紋病嚴重發生、旺長、難成花、做果率低、果品質量下降、口味淡、著色也不好。全年的施肥量為:100公斤蘋果需碳銨3公斤左右,同時配施磷和鉀肥,氮磷鉀的比例為:2∶1∶2(蘋果、紅果、梨均如此),桃樹為3∶1∶3。

(2)施肥時間。農家肥以秋後最好,結合深翻秋末冬初也可。化肥易分兩次追施,澆花前水時追一次,6月花芽分化期追施一次,6月施肥應多施磷鉀肥。

(3)施肥方法。(略)。

總之果樹應實現配方施肥,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複壯樹體,多成花成好花,控製病害,提高果品質量。

3、水。一般每年澆4次水左右,至少要澆好凍水和花前水。澆水方法應做小畦,一畦一畦的澆,改變竄樹澆的老習慣。密植蘋果的整形修剪。

栽植密度,山地,2×4、2×5米為易;平原地,3×5米為好。

選用的品種。紅富士:國光×元帥;紅星;王林:金冠×印度。喬納金:金冠×紅玉;紅津輕:母本為金冠,父本不明;勝利:白龍×倭錦。

關於無毒苗和矮化砧木。優種、無毒、矮化、密植是蘋果生產的總趨勢,要適應新形式,利用新技術,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

密植蘋果自由紡錘形整形修剪技術要點。

(1)幼樹期整形修剪。

A.一年生。定幹高度80厘米,幹高40~60厘米。樹高小於行距,大於行距的一半。主枝10~15個,立體夾角80度左右,主枝上不著生側枝,直接著生枝組,主枝不分層次。改良的紡錘形,基部的幾個主枝上可著生幾個比較大的枝組,叫側枝也可。同側主枝間距大於50厘米。幾句順口溜:大枝亮堂堂,各個跑單幫,裏外都是光,豐產有希望。輔養枝立體夾角大於90度。

B.二年生樹的修剪。中心幹飽滿芽處短截,留長50厘米左右。疏除二芽枝。其餘枝不動。即每年冬剪兩剪子(一打蟲尖,去掉有彎的部分)。

C.三四年生的樹照此處理,即可成型,而且枝量大,成型快、成花早、易結果。幼樹整形階段的中心就是早成型增加枝葉量。

D.夏剪:即刻剝拉。

刻芽:時間3月10日到發芽前。對象是中心幹從剪口下4芽開始每隔3芽刻一芽,40厘米以下不刻(指當年生=新植樹)。主枝刻兩側和背下的全部飽滿芽。輔養枝要刻全部飽滿芽。方法是用鋼鋸條在芽前一毫米處,割13枝粗,割到木質部。

環剝:時間5月下旬到6月上旬。對象是中心幹幹莖10厘米以上,主枝和輔養枝均可。方法為剝皮一周,指標為1個月愈合,寬度一般為1~3毫米,不宜太寬,根據本地情況具體掌握,過旺枝不宜成花枝可剝兩次甚三次。

拉枝:時間是立秋之後。對象是主枝和輔養枝。方法支拉利用開腳器等。角度主枝70~80度,輔養枝90度以上。注意三拉三不拉,即過弱枝、病蟲枝、不見花的枝不拉。方法上注意:不圈圈、不拿彎、不紮地、不鑽天、順順溜溜一串花。

春季拉枝雖可開張角度,擔背上易跑條,要用扭稍、摘心來控製。扭稍就是當枝條20厘米至25厘米左右時再半木質化的地方扭。摘心用於缺枝的部位,新稍20厘米時摘心,超過20厘米的從20厘米處短截。隻要大量扭稍摘心,也可成花結果。

(2)結果樹的修剪。結果以後的任務是調整枝量和樹冠投影麵積,控製樹高和樹體繼續擴展,調整結果枝和營養枝的比例,使樹體保持健壯,通風透光良好,多結果結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