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202章 天道酬勤(2 / 2)

他對待學生,並不是他要怎麼樣怎麼樣教導學生,而是需要如何如何跟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快樂,共同進步,這也是他跟人差別的作風。他始終認為,宇宙、天地、自然的一切一切,都是學習的對象,那怕是跟女孩子性情的行樂,他還是當作是學習。

這樣的一個人,別人又怎麼能夠真正地認識他,理解他呢?因為,他一如既往,堅持不懈的學習下去,連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也難以理解。他對自己的理解,卻又是那樣的簡單,一個人擁有什麼心思特征,他的心思變成什麼形式的情況下,那麼,那個人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了。

是的,在我們的身邊,在整個社會,乃至於整個人類來說,人與人之間最令人害怕的人,不是你現實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怎麼樣的人,而是那種在不斷地學習不停地進步的人。

這樣的人天天都在進步,月月年年都在上升,會上升到一種怎麼樣的高度,或者會進入到何種境界,這誰能夠肯定呢?即使是他自身也難以做出定斷,也隻有到了最後蓋棺定論,才知分曉。

莫有為如此既獨特,又怪異的心思,開闊的學習境界,廣泛的學習思維,自然而然令他的心思,認識更多,理解更多,深入更深。天上的東西知道一些,地下的東西知道一些,人生命外在的東西知道一些,內在的東西也知道一些。

他這樣的行為作風,又給人一種錯覺,認為他博古通今,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完全是一個通才類型的青年。當然,他自身知識學問的修養,頗有滾雪球越滾越大的滋味,學多了,沉澱積累自然會更多。

不過,他一點也沒有把自己,當做是一個擁有什麼學問的人,更不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學識超群,高人一等的人。更多的情況下,他隻是把自己當做是一個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向人、向事、向物學習的一個人,這也算是他作為一個人求知求學的風範吧!

莫有為並非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而是一個學多識廣,善用心思的人。雖然,他有能說會道,滔滔不絕的講話口才,但是,他並不喜歡見人就會跟人說話,他跟人說話要看場合,看對象,才會交流得更多。

當然,並不是說他對那種類型的人,心存芥蒂,看不順眼,或者說瞧不起別人,隻是覺得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想言說太多而已,這卻容易引起別人的誤解,認為他清高,傲性十足,令人難以接近。

不過,他理解自己,對任何人的任何看法,都是一副平靜自然,一笑置之的姿態,慢慢地,這又成為了自己心思的一種習慣。這樣,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他給人的態度,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正因為他養成了自己心思自然的習慣,他擁有自然的心態,那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了。由於他心思特征的緣故吧,他也經常跟人談天說地,運用一些宇宙自然的道理,解決自己心思的問題,也幫助一些人解決心思的問題。

顯而易見,他並不是那方麵學問的專家,麵對所遇到的問題,就沒有什麼特定統一的專門法則,而是隨勢而思,隨心而感想辦法,隻要是能夠把問題處理妥當的法子,他就認為那是合理的,是必有其作用、價值及意義的。

因為他具有善於轉換變化的心思能力,心態又自然淡定,表現出來的行為風範,往往也會因為心思的變化而變化。因人而異,麵對不同的人,他會展現出不同的言行舉止。

有時候,即使是麵對相同的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情景裏麵,他也會有不同的行為作風。這樣的情況,令人實在捉摸不透,容易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詭詐多變,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人。

當然,他了解自己的個性,甚至別人會對他有什麼看法,既然是知道了,任何人對他產生的任何看法,在他的心思裏麵,都會覺得是正常及自然會發生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在意掛懷,也很難影響到他那自然的心思之境。

他始終是一副不動如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姿態,應對外在一切一切的人事物。結果導致人們把他當成了一個不可理喻的怪物,一副人樣,卻不是真正人的行為。顯然,那是俗態眼光裏麵看到的一個人。

他深信不疑的道理,一切簡單明了,天道、地理、人性,便可以解釋人存在與發展的一切境遇,一切狀況,好像天道酬勤的道理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