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劉徹終於舒心的笑了。這樣舒心的笑容,還是今天的第一次。
“皇後說的是!冊立儲君之事,實在不宜過急,朕還有的是時間,在一眾皇子中細細觀察,選出一個各方麵出類拔萃的好苗子,繼承大漢的千秋基業。”劉徹一派愉悅的道。
“是呀,皇子們都還小呐,很多事還未定性,倒不若等諸皇子都長大成人了,再在他們中間擇個可堪大任的儲君。到得那時,如果臣妾妨礙了那孩子和其生母的前程與體麵,臣妾自會效仿先帝的小薄後,退位讓賢,退居冷宮便是!”阿嬌悠然一笑,道:“為了陛下,為了我大漢的千秋基業,臣妾一人的榮辱又算的了什麼?”
“阿嬌……”劉徹聞言,一把拉過阿嬌的雙手,滿眼俱是感動:“難得你有這份心,肯為朕,為大漢委屈如斯。”頓了頓,又道:“不過,你怎的忘了?朕曾在太廟之中,眾目睽睽之下,親立誓言——永不廢後。如今,誓言言猶在耳,朕怎會背棄與你?”
說著,溫柔的輕撫了撫阿嬌的鬢角,無比鄭重的道:“何況,阿嬌你如此溫婉賢惠、德容恭謙,實乃難得的賢後也!有如此佳後在側,朕此生足矣!”
“陛下~~”阿嬌感激的哽咽難言,雙目含淚的依偎進劉徹的懷裏。
“好了好了,你且不要多想,朕自不會負你便是!”劉徹自又是對著阿嬌好一通暖語相慰。心中暗道:
皇後之位,眼前的陳氏做的便很好。這麼多年以來,除了最初的五年,就沒有拂過他的意,知情識趣,謹守本分,他很滿意。如此,又何須換人來做?就讓她一直做下去吧!換個人,又未必會如陳氏這般,使得順手,令他滿意,何必呢?
翌日,今上讚揚當今皇後——今上元後陳氏的種種溢美之詞不知怎的不脛而走,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百姓皆道,當今的皇後娘娘是一位德孝淑賢、溫良恭謙、賢良淑德的好女人,百年難得一見的好皇後。一時間,阿嬌的賢後之名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成為整個大漢朝上至名門貴婦,下肢普通民婦皆爭相學習、標榜的德行榜樣。
246.軍權被除
不日,帝欲再次出兵討伐匈奴,消息一出,滿朝嘩然,一眾大臣憂心匆匆,紛紛勸諫劉徹道,化幹戈為玉帛方為良策。
∞思∞兔∞在∞線∞閱∞讀∞
帝不允,正色道:“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元狩二年,劉徹任命時年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再次出兵征討匈奴。
霍去病不負眾望,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地區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亂局,使得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順利歸漢。
自此,大漢朝控製了廣大的河西地區,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礎。匈奴人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兵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兵鋒一直逼至瀚海。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於逃到漠北,從此,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經此幾役後,霍去病成為了軍中威望甚高的少年將軍,風頭一時無兩。其在軍中的威望甚至已經隱隱的超過了他的舅舅——大將軍衛青,深受一幹中青年將領的愛重。
同年,劉徹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下令,驃騎將軍秩祿(即俸祿)與大將軍相同。由於,漢武帝於建元二年罷黜了太尉之位,而設置大司馬之位,正是為了代替太尉之職,霍去病和衛青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自此,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一起,成為了大漢王朝軍事行政事務的最高長官。
宣室殿內
“陛下……這樣恐怕不妥吧!”霍去病那剛毅的麵龐上,此時盡是期期艾艾。
“嗯哼!有什麼不妥的?這是朕的旨意,去病莫不是想抗旨不遵?”劉徹輕輕哼道。
“這……微臣怎敢?隻是,舅舅那裏,去病怕他一時會想不通,畢竟,他在軍中操勞了這麼多年了,突然讓他退下了,不再管事,隻怕是個人一時間也很難接受得了啊!”霍去病小小聲的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