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最無益的心理——抱怨(4)(3 / 3)

二十八年的陽光生活,楊光從不放棄以自己內心的熱情去描繪生命的色彩,為自己也為別人的生活灑下炙熱的光芒。他從不避諱自己是盲人,當小朋友嘲笑年幼的楊光是瞎子時,楊光也坦然麵對,“我本來就是瞎子,他們說的也沒有錯,怕什麼呢……”。

盡管眼睛看不見,但楊光依舊堅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從很小的時候,他就自己穿衣、穿鞋、上廁所,而且不用拐杖。剛開始的時候,楊光總是摔跤,但倔強的楊光從不放棄,他一點一滴的記憶周圍的環境,左幾步右幾步前麵是什麼後麵是什麼,他都要記得清清楚楚。這對眼睛正常的人來說是絕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楊光做到了。當楊光像正常人一樣自信滿滿地走上《星光大道》時,觀眾是否認真想過,他是靠什麼走完這段路程的,就好像他腳底長眼睛一樣?《星光大道》分為四層,楊光在正式上台之前,靠著感覺一遍一遍地練習走台,直到他可以憑記憶準確地辨別方位,向現場每一麵的觀眾行禮。

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則是天的進出口。楊光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與堅持,告訴世人正常人能做到的,盲人同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盡管付出了很多,但楊光做到了。在屋子裏,窗引誘了一角天進來,馴服了它,駕馭了天,於是可以自由呼吸。

在現實世界中,被剝奪“天堂之門”的不隻楊光一個,透過窗依舊能夠觸摸天堂色彩的也不隻楊光一個。宋曉波,有著“沉默天使”之稱的陽光好男兒,聾啞的生理缺陷並沒有打垮他的人生,他精湛的才藝,他不屈的意誌同樣讓億萬觀眾報以雷鳴般的掌聲。看著他清澈的眼睛,看著他安靜的笑容,看著他在聽不見任何聲音的情況下依然跟隨節奏舞動,我們的眼睛靜止了,我們的呼吸暫停了,我們的心跳暫停了,世界安靜了……幹淨純潔如天使般的宋曉波,用上帝為他打開的那扇窗,虜獲了陽光,釋放了熱量,獲得了他人生的輝煌。

錢老說,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們用眼睛看到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我們的內心。眼睛往往跟著心在轉,所以孟子認為“相人莫良於眸子”。看宋曉波的眼睛,幹淨得沒有一絲雜質,不是偽裝,不是修飾,是天然。他舞動的身軀,傳遞著愛的信號。望向他幹淨的眼眸,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楊光失去了美麗的雙眸,但他的靈魂依舊閃亮。他用真誠熱情的音樂唱出心靈的美好、情感的炙熱、生活的真諦、生命的感悟。

如果換做是我們失去了靈動的雙眸、失去了敏銳的雙耳、失去了講話的機會,我們會怎麼樣?我們有繼續對抗挫折、困難的勇氣嗎?我們會撐開折斷的羽翼繼續飛翔嗎?我們會隱忍痛苦的隨時光臨嗎?還是我們會選擇喋喋不休地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抱怨老天的不厚愛,抱怨生命的脆弱不堪,抱怨自我的無能為力?為什麼我們擁有健全的身軀,健全的體魄,卻無法完善健全的人格?為什麼在有門有窗的屋子裏,我們依舊看不到美麗的陽光,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感受不到環繞四周的自由風?到底是什麼遮擋了我們思考的睿智啊?

卡繆在《異鄉人》裏寫道:“仰望灰暗的天空,閃爍著星座與星辰,頭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開。”宇宙善意的冷漠就在於關門開窗的人的不可控性,但星辰是一樣的,光亮是一樣的。什麼時候擁有一個不報怨的世界原本就取決於你自己,開啟的鑰匙從來就不在上帝的手裏。希望楊光、宋曉波的人生故事能夠讓我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