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4 ┃ 166.3 ┃ 170.5 ┃1501.1 ┃ 288.4 ┃ 84.2 ┃ 178.9 ┃ 91.6 ┃
┃(全國平均為100) ┃ ┃ ┃ ┃ ┃ ┃ ┃ ┃ ┃
┗━━━━━━━━━┻━━━━┻━━━━┻━━━━┻━━━━┻━━━━┻━━━━━━┻━━━━┻━━━━┛
資料來源:韋偉等著《中國地區比較優勢分析》,中國計劃出版社1992年,第132頁。
注:西藏因情況特殊,表中未列入。
二、富饒的礦產資源
西部地區礦產資源比較優勢突出,無論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還是化石能源,在西部都有極大的蘊藏量。礦產資源優勢成為實現西部地區經濟起飛的重要因素之一(參見表13—3)。
表13—3我國西部各省區礦產資源擁有量
┏━━━━━━━━━┳━━━━┳━━━━┳━━━━┳━━━━┳━━━━┳━━━━━━┳━━━━┳━━━━┓
┃ 省(市、區) ┃陝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四川與重慶 ┃雲南 ┃貴州 ┃
┣━━━━━━━━━╋━━━━╋━━━━╋━━━━╋━━━━╋━━━━╋━━━━━━╋━━━━╋━━━━┫
┃占全國的比重(%)┃ 1.86 ┃ 2.10 ┃ 0.02 ┃ 0.58 ┃ 1.11 ┃ 13.03 ┃ 6.19 ┃ 4.33 ┃
┣━━━━━━━━━╋━━━━╋━━━━╋━━━━╋━━━━╋━━━━╋━━━━━━╋━━━━╋━━━━┫
┃ 人均量指數 ┃66.3 ┃ 110.9 ┃ 5.8 ┃ 154.7 ┃ 87.8 ┃ 134.8 ┃ 196.1 ┃156.4 ┃
┃(全國平均為100) ┃ ┃ ┃ ┃ ┃ ┃ ┃ ┃ ┃
┗━━━━━━━━━┻━━━━┻━━━━┻━━━━┻━━━━┻━━━━┻━━━━━━┻━━━━┻━━━━┛
資料來源:韋偉等著(中國地區比較優勢分析),中國計劃出版社1992年,第132頁。
注:西藏因情況特殊,表中未列入。西部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已有探明儲量礦產139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的鉀鹽、天然氣等13種礦產資源保有儲量占全國的50%以上,處於絕對優勢。鉛、銅礦等9種礦產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儲量占到全國的30%~50%。同時,由於目前西部地區地質勘查工作程度較低,產生新礦產地的潛力巨大。
國土資源部初步選定西部十大礦產資源集中區:塔裏木能源資源集中區、東天山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集中區、阿爾泰銅多種金屬資源集中區、柴達木能源化工礦產資源集中區、陝甘寧能源資源集中區、陝甘川渝有色貴金屬礦產資源集中區、西南“三江”中段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集中區、滇西南有色貴金屬礦產資源集中區和川西滇中金屬礦產資源集中區。這些礦產資源集中區的資源開發無疑將帶動西部地區的大發展。就西北地區而論,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在全國已發現的150多個礦種中,西北有130多種,探明儲量的90多種,不少礦種儲量居全國首位或居前列。其中僅新疆已發現的118種礦種中,有7種居全國首位,12種居第二位。甘肅已探明有用礦產111種、有24個礦種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5位,40種居前10位,其中11個礦種居全國首位。就全區礦產資源而言:(1)黑色金屬。作為最主要的黑色金屬鐵。在西北地區的儲量相對較少,主要分布在甘肅和新疆。僅甘肅、新疆探明的鐵礦資源近18億噸,居全國13位,探明鐵礦50處,儲量約10億噸。鉻鐵礦和鋇礦儲量豐富,甘肅和新疆都有發現。甘肅鉻鐵礦儲量324.5萬噸,居全國第4位,鋇礦儲量居第6位。(2)有色金屬。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是西北的優勢。常用有色金屬中除鋁土礦以外。其他礦產都較豐富,在全國有特殊地位。鎳、銅、鉛、鋅礦主要分布在甘肅和新疆。甘肅累計探明鎳儲量占全國的68.15%,居首位。銅居第4位,銻居第5位,鉛鋅居第7位;新疆有鉛鋅礦15處,鎳礦5處。陝西的汞資源居全國第2位。其中甘肅的鈷、鐒、鉑族金屬,陝西的錸,青海的鋰在全國均居首位。新疆有金礦200多處,是我國重要的黃金儲產地之一,也有一定儲量。(3)非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資源在西北地區都很豐富。儲量在全國居首位的有石棉、雲母、硒、化工石灰岩、矽石、重晶石、鑄型粘土、陶瓷粘土、鹽、石膏等。硫、磷、水泥配料紅土和黃土、石灰岩、大理石、芒硝的儲量也相當豐富。新疆素有“金玉之邦”之稱,玉石和寶石品種多,質量好,近年來已發現寶石10類27種,玉石15類44種,是全國最豐富的省區。就西南地區來說,在礦物資源方麵,區內已發現的礦產達100餘種,其中有90多種具有經濟開采價值。錫、銅、鉻、汞、鎳、鉑、鉀、銥、猛、鐵等金屬礦藏,都分別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四川的鐵礦僅次於遼寧,居全國第2位。四川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儲量巨大,鈦占世界已探明總量的28.9%,整個礦床的潛在經濟價值高達數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