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的常規能源
1.資源總量。中國能源資源總量約為世界資源總量的1/10,人均資源量約為世界人均的一半,在世界上屬能源資源中等水平的國家。其中煤炭占絕對優勢,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以煤炭為主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這種能源資源結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必然給開采、運輸、利用、環境等帶來很多問題。中國的常規能源煤可以自給有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難以自給,水能資源可開發潛力很大,但開發條件較差的比重較大。中國常規能源的生產和消費結構長期以煤為主(20世紀50年代占90%以上,60年代占80%以上,80、90年代70%以上),但煤的比重也在穩步下降;石油、天然氣的比重波動起伏,近幾年維持上升勢頭,不論是在生產結構還是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都超過了20%,尤其是石油、天然氣的消費增加更快;水電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趨勢,1999年比重已達到6%。
2.煤炭資源。煤至今仍是全國第一位的能源。1995年底中國煤炭探明可采儲量1145億噸,總量較豐,在俄羅斯和美國之後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量仍然不足。資源分布廣泛,北多南少,東欠西豐。全國2300多個市縣中有1400多個市縣均有煤炭分布。除上海外,各省市區均有探明儲量,但數量相對集中,分布嚴重不均。在保有儲量中,華北占59%,西北占19%,其餘四大區僅占22%;若以長江為界,全國90%似上的儲量在長江以北;晉陝蒙3省區的儲量占全國64%,南方除貴州外均為貧煤省。若以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來分,保有儲量依次占全國的12%、68%、20%。預測儲量最多的是新疆,約為16000億噸,占全國1/3以上。其次是內蒙古,山西居第三位。中國大部分人口和多數工業均聚居在東部和東南沿海,與資源的地域貯存形成了嚴重的錯位。中國煤種比較齊全,但煉焦煤短缺。中國煤炭露采資源少,煤礦瓦斯重,質量北好南差。可露天開采的資源在總資源量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開采條件優劣的重要指標。世界宜露采探明儲量占探明總儲量的43%,中國僅占7.5%,美國為32%,澳大利亞為35%。中國煤礦含瓦斯高,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礦井占40%以上。總的來看,中國北方煤的灰分、硫分均較低,煤質較好,南方煤質較差。北方煤田地質構造比較簡單,煤層比較穩定,多以中厚、厚層為主,適宜機械化開采;南方分布零散,煤層變化大,構造複雜,開采困難。適宜開采的露天礦也多在北方。中國煤炭開采量1995年已超過13億噸,1996年達到13.97億噸。但從1996年開始出現煤炭整體供過於求,煤炭行業開始以“限產、減員、增效”為重點的調整,煤炭產量開始回落。1999年已降至10.45億噸,與1998年相比大幅下降16.4%。煤炭資源基本可滿足國內生產與生活需要,還可部分出口,但煉焦用煤明顯不足,主焦煤更缺,僅占煉焦用煤的1/5左右,且多屬含硫高的難洗難選煤。
3.石油天然氣資源。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特點是:(1)資源較富,勘探程度低,潛力較大。中國陸上2/5以上麵積為未變質沉積岩盆地。近海大陸架水深200m以淺的麵積約130萬平方公裏。二者合計適宜進行石油、天然氣勘探麵積約550萬平方公裏。據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評淪》(1996年6月)資料,1995年底中國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33億噸,天然氣17000億立方米,分別占世界的2.39%和1.22%。目前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的探明程度分別為75.4%和54.8%,而中國僅分別為18%~20%和3%4%,進一步勘探的潛力比較大。(2)分布不均,東、西部多,中部石油少,天然氣有潛力。中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和西部;而天然氣以西北為最多,超過一半,其次是西南,占30%,其他地區很少。從目前的勘探成果看,中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塔裏木盆地資源前景看好,石油資源量占全國的1/7,天然氣占全國的1/4。四川的天然氣預測儲量占全國的1/4~1/5。隨著勘探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些地區的油氣資源量在不斷增長,如麵積為20萬平方公裏的陝甘寧盆地,截至1992年底已探明天然氣資源量超過1300億立方米,是目前中國陸上最大的整裝氣田,也是世界級大氣田。陝甘寧盆地、四川盆地和雲南曲靖盆地是中國中部天然氣潛力最大的地區。(3)油氣含硫低,蠟狀重質原油比重大。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含硫普遍較低,如大慶、冀申、勝利和克拉瑪依等油田原油的含硫量,僅為中東原油的10%~20%,有利於原油加工,減少設備腐蝕。但石油儲量的95%為蠟狀重質原油,低溫時易凝固,輸送和煉製困難大。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難以完全滿足國內需要。1999年,全國的原油產量為1.6億噸,比上年減少0.1%。並且在今後數年,國內石油產量還將停留在此水平。中國原油年產量很難超過2億噸,而需求量必定會超過2億噸。天然氣資源更缺。因此必須研究建立穩定、可靠的國際石油、天然氣供給來源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就已成為石油純進口國,我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原油依存度越來越大。國際成品油價格從1999年11月份到2000年8月連續6次上漲,漲幅超過三成,原油價格超過30美元/桶,創近10年來新高,與石油相關的各個行業都因油價上漲受到了影響,已有人呼籲警惕第三次石油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