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_中國軍工,會成為挑戰者嗎(2 / 2)

因此,軍工企業如果不依靠民品市場打開銷路,則無法投入高額的研發經費,也就無法保證中國軍隊高精尖武器的研發。

這裏很典型的就是軍工汽車。在20世紀90年代,軍工企業因為在國內相對較高的技術實力以及工業基礎,生產的汽車頗受歡迎。但是,隨著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汽車市場,其中很多是與歐美軍工企業相聯係的汽車公司的進入,中國軍工企業旗下的汽車公司越來越舉步維艱。

整車競爭實力下降以後,很多軍工以及中國企業轉產汽車配件。中國軍工汽車零部件企業絕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挑戰的承受力要高於整車企業,機遇要大於整車企業。但由於投資嚴重不足和因整車生產的散亂差而導致的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散亂差這兩個因素,使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無法應付像德爾福汽車係統公司這樣的跨國公司的競爭擠壓。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渡期結束後,對於進口汽車配件的關稅就要下調,從2009年9月1日起,中國將正式執行WTO有關汽車零部件關稅的裁決。屆時進口汽車零部件,均按照10%的關稅稅率征稅。

這一政策的執行,並給予德爾福汽車係統公司等跨國公司以汽車零部件的貿易權和分銷權,國內整車企業就會大量地改用外國技術含量高和質量好的零部件,從而使十幾年來形成的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大批倒閉;生存下來的也隻能專門從事那些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創彙率的零部件生產。

而這也勢必導致在全球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中國,在汽車配件領域話語權的喪失。而市場的慢慢丟失,也會令中國軍工企業少掉一塊利潤來源。因此,軍工企業的資源整合,刻不容緩。

於是,在2008年,拆分9年之後的,中國兩大航空工業公司合並,組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而未來,這種合並可能還會在其他軍工領域展開。未來戰爭和軍工產業將向係統化、網絡化發展,而這一由歐美引導的世界軍工變革,將會讓軍工產業發生深刻的曆史性變革,軍民融合是方向,全價值鏈集成價值競爭是手段,隻有國際競爭對手沒有國內競爭對手是軍工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除了政府因素外,企業能否在資本市場取得商業成功,是今天西方軍工產業在大魚吃小魚的整合中的主要籌碼。而在國際競爭中,商業因素是未來軍工企業能否領先的決定因素就更加明顯。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大閱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軍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