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進行經營模式再造(3 / 3)

“評估經營模式時,要讓利害關係人共謀其利。”

■找出更適切的方式分享利益

要讓經營模式再造在未來能夠持續吸引利害關係人,最主要關鍵之一,就是要依各方的喜好,公平分配利益。如果不能把利益公平分給所有創造利益的人,大家在未來就不再會有熱忱接受經營模式再造。

然而,分享利益往往是很棘手的問題。對許多企業而言,報酬的分配往往反映的是企業的起源,而不是未來的需求。部分利害關係人對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貢獻,往往會抱持負麵看法。如何解決這種看法上的衝突,往往會成為首席執行官最艱難的決策之一。

那麼,到底該怎麼改進運營模式,更妥善分配企業創造的財富?做法如下:

先從教育所有利害關係人開始——讓他們了解其他利害關係人造成了哪些實際成本。讓各方都能了解,目前各方的風險與酬報比率是多少。

在評估經營模式要進行哪些變革時,選擇的做法要能讓所有利害關係人可以共謀其利——不能獨惠某些利害關係人。

經營模式的變革如果會損及任何一方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一律不要實行。

公平對待所有利害關係人——最起碼要像對待絕對不能流失的顧客一樣。

在考慮經營模式要進行哪些變革時,要和利害關係人討論——了解他們的顧慮。如果潛在問題即將浮出台麵,就應該先加以討論,不要到了事後才圖謀補救之道。這樣才可以預先建立善意,以備不時之需。

說明新的經營模式——讓利害關係人了解變革的理由。這樣即使利害關係人會因為新模式受到不利影響,也不會覺得變革是衝著他們而來的。

探詢有哪些構想可以更適切分享利益——鼓勵大家合力找出進步的方法。能夠從這種討論納入愈多觀點,就能夠形成愈完善的經營模式和報酬製度。

鼓勵利害關係人更深入參與變革——善用他們的長處,不要隻看到問題和困境。如果能夠讓大家感覺到,自己即將要達成亮眼的成就,往往會比較可能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讓人覺得,自己因為無法掌控的事件而置身事外,就比較不願意提出想法。

協助利害關係人了解,意外狀況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因為你怎麼處理意外之財或意料之外的問題,相當程度代表了你是否會確實公平分享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作為比口頭承諾更重要。如果每次出現意料之外的好消息,結果都隻有首席執行官或和高階主管能夠分得紅利,就能清楚看出你重視的是什麼。

使經營模式再造成為循環

成功是極佳的催化劑,會在未來帶來更多成功。一旦組織借由幾次經營模式再造享受到成果,組織上下就會抱持高度熱忱,讓組織在未來能維持競爭優勢。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不斷讓經營模式再造一次又一次成功。實務上來說,也就是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集中心力持續領先競爭對手

持續集中心力說起來容易,但是究竟要把心力集中運用到什麼麵向?真正應該投入的麵向,是要提供顧客更優質的成果,讓競爭對手難以匹敵。不論選擇采用哪種經營模式、不論市麵上出現什麼新科技,也不論有什麼其他外在因素,這種做法永遠都不會錯。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隨時問自己下列四項策略性問題:

實行新的經營模式之後,能夠最先滿足的顧客需求是什麼?

成為市場先驅,可以讓自己在市場上占到哪些先行優勢?

率先搶進市場,能夠讓自己在哪方麵享有長期競爭優勢?

如果能夠滿足更多顧客需求,業務會成長到什麼程度?

換言之,愈是全心投入上述麵向,就愈能了解顧客的需求。能夠持續運用對顧客需求的了解,不斷更新經營模式,競爭對手要迎頭趕上就會愈難。同樣地,如果不能集中心力,對於顧客的了解就會自然而然減低,也就會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建立更適切的經營模式超越自己。集中心力對於長期成功至關重要。

■提升組織的能力

新的經營模式通常在一段時間之內會有效果,接著就會漸漸衰退。這有時是因為這個經營模式逐漸喪失吸引力,有時則是因為競爭對手迎頭趕上,也有同樣幅度的提升。要避免這種情形,企業就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創新技能。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采取下列做法:

嚐試把改進過的經營模式移植到其他麵向上——把原先針對某個產業規劃的經營模式,應用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產業上。

每天都回歸到根本的問題上——並且問自己:“顧客和我往來,究竟想要得到什麼?”每天都要能借由前一天獲取的經驗提出略為不同的答案。

尋求核心顧客的見解——然後根據這些見解設想目前規劃中的經營模式,不要因循現有的做法和流程。

即使營收迅速增加,也要開始尋找次世代的經營模式——因為要在順境中吸引到必要資源,一定會比市場衰退後容易得多。

把規劃更完善的經營模式,當成必要的技能——而且要讓大家都能全心加強、改進這項技能。

清楚分析過去是怎麼創造出目前的經營模式——這樣才能描繪出當初經過什麼樣的思考過程,才會得出目前的結論。接下來就應該經常測試這些基本假設,看看是不是仍然成立。

實地測試可行的經營模式——看看能夠激發利害關係人多少熱忱?

組成內部團隊——讓不同團隊互相競爭,看看哪個團隊可以構思出最理想的經營模式。

訂定創新的評量指標——比較公司在經營模式創新上,和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的優劣。這能讓自己了解,自己在創新方麵的表現如何。

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有些企業會發現,首次嚐試規劃新的經營模式,結果並沒有預期中成功。要克服這一點,就要致力尋求有哪些經營模式,有可能讓營收和利潤飛漲100倍。這樣即使再造經營模式的最初結果不如預期,對公司而言仍然是一大助力。

要規劃出大膽而積極的經營模式,必須做到下列2件事:

集中心力在高成長的麵向——也就是公司最具潛力的麵向

擴大服務和利益——並且跟所有利害關係人共享成長的果實

如此企業才能不斷尋找到新的成長機會,以目前的成功為基礎,針對新市場發展,持續再造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