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進行經營模式再造
對大部分企業而言,首次進行經營模式再造是最困難的,因為必須先克服安於現狀的力量。然而,隻要企業高階領導人了解,持續不斷進行經營模式創新確實非常重要,就會明白這是保持競爭優勢的唯一方法。
何謂經營模式?
經營模式概括說明了企業存在的意義,說明企業希望運用什麼方式為顧客和企業主創造利益,以及企業要如何經營。經營模式通常涵蓋7大麵向:
這7大麵向跟經營模式密切相關,隻要改變其中任何一個麵向,就可以預見其他麵向也會產生後續效應。企業如果隻提供一種產品或服務,經營模式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得到。相對來說,如果是提供多種產品和服務的大企業,想要了解各麵向之間的關聯就會更加困難。
何謂經營模式創新?
經營模式創新的意思是,為了提升競爭優勢,在銷售、獲利或現金流等方麵超越競爭對手,改變經營模式中的一個或數個麵向。舉例來說,企業可以提供更多種產品與服務,以增加銷售量,或者改變顧客與公司互動的方式,讓顧客能更方便與公司往來。這2種做法都是以改變經營模式來提升經營績效,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績效,還可以贏過沒有采取類似做法的競爭對手。
邏輯上來說,要創新或更新經營模式,必須具備下列4項條件:
■對現有經營模式有深入了解——並且能夠認知到,利害關係人希望自己加強哪些方麵。
■清楚定義次世代的經營模式——這樣自己才能評量,新的模式能否為利害關係人帶來更大利益,以及該怎麼轉換到次世代的經營模式。
■要有願景——也就是說,如果經營模式能夠發揮到極致,要知道能夠為利害關係人帶來的最理想利益是什麼。
■勇於在經營模式中嚐試小規模改變——確認未來的改變會不會發揮預期的效果。
再造經營模式的3種做法
■加值不加價——第一種方法是,在目前提供給顧客的商品上增加新的價值,卻不提高價格。這樣表現就能超越競爭對手,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提供顧客物超所值的商品,還可以提升顧客忠誠度。
讓人訝異的是,很少有企業會係統化地采取這種做法,即便是有企業有所改進,也都隻是個案,不是用心實行相關做法產生的必然結果。要設法提升現有商品的價值,創造新的經營模式,可以采取下列做法:
先向現有顧客請益——找出顧客有哪些需求尚未被滿足。
設法利用知識資產——可以為顧客提供谘詢服務、需求分析、協助擬定計劃,或是提供產業的最佳實務範例等。
利用經驗數據庫——要員工提供構想。請員工建議最適切的做法,讓公司能夠以目前的價格水平,提供更高的價值,並且評量員工建議的做法。
擴充自己的思維——從產業外找尋可用的構想。
找出有哪些利益,可以同時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不要總是一次隻把心力放在一群利害關係人身上。傑出的創新能夠同時嘉惠各方利害關係人。
觀察及嚐試——花點時間和顧客相處,了解顧客怎麼運用自己的商品,觀察顧客對商品的反應,再設法排除最不方便的特性。想出新鮮的構想並且實際測試,看看結果如何。幸運的話,或許就會很驚喜地發現,有許多簡單的方法可以提升商品的功能,而且又不必增加成本。
借用過去從沒想過要采用的專長——可能是供貨商或合作夥伴的專長。讓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與員工合作,看看會有什麼結果。或許他們能夠想出從未有人嚐試過的新奇原創構想。
設法預判趨勢會帶來哪些影響——並且預留空間,讓自己能夠應付整體經營環境的轉變。設法推想出4到7種關於未來狀況的情境,借此刺激自己的想法。
再次運用過去嚐試過的做法,稍加調整——或許可以提出不同問題,或是改變自己過去行事的假設。考慮各種極端狀況,看看會不會帶來不同想法。
如果不實地測試上述各種構想,一切都不過是空想。要加快經營模式再造的腳步,就要多進行測試。在某個場域測試某項構想,另外在其他場域測試其他構想,然後仔細思考從中學到什麼經驗。應該要想出許多構想加以測試和驗證,甚至可以延攬對其他產業相當有經驗的高階主管,由他們來進行實地測試。另外,或許可以由最近退休的高階主管組織顧問團,這些人會非常樂意接受這個工作。對於經營模式再造方案來說,他們的實務背景可能會是無價之寶。
為了創造更高價值,必須試行各種經營模式,要確保這些試行的模式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應該采取下列做法:
注意各種利益衝突——如果要求原來的業務人員推銷新商品,就可能會發生這種情形。如果業務人員隻要達成銷量目標,就能得到報酬,就很難誘導他們推銷試行的新方案。
注意公司內部的標準作業程序——可能會讓試行新方案的員工難以迅速因應。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公司為了跳脫正常的運營作業,另外設立“臭鼬工廠”,你或許必須采取類似做法。
尋找過去測試的模式——了解執行會不會受到經營製度的阻礙。如果真的會造成阻礙,就應該調整必須改進的麵向。
考慮該提供什麼誘因來獎勵——了解員工如果想出成功的創新經營模式,是否能得到合適的報償?如果不能,員工為什麼要不斷嚐試?
分析公司的溝通管道——每項經營模式的實際測試都應該能產生經驗,了解各種經驗是不是都能充分流通,使組織的記憶能夠隨著時間不斷擴展。
■調整價格,提升獲利能力
經營模式再造第二種常見的做法,就是價格創新。這不隻是單純地調降價格,還必須努力設法降低成本,這樣才能長期用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和服務。
企業領導人應該花時間思考,要怎麼運用定價擴大需求。要減低價格對顧客購買意願的影響,可以考慮下列做法:
借由與顧客的互動,找出方法讓產品既能創造更高價值,又不必增加太多成本——然後設法鼓勵顧客大量購買。另外也許可多推出價廉的配件,讓產品更有吸引力,並和產品或服務搭配銷售。
盡量讓額外采購近乎免費——做法可以是,請顧客繳交年費或是最低消費的費用,然後提供免費運送等優惠。
運用有利的方式分配成本——可以把成本分攤在幾年之內,或是訂出調整期,把支出移到下一個會計年度,或是把成本資本化。
相對地,有些企業也會采取相反的做法,讓價格更具吸引力。這些企業會推出高價的產品或服務,在原有產品的成本基礎上,提供更佳的質量。通常,能夠推出高價商品,也能夠提升顧客對原有產品的印象。幸運的話,消費者購買高階產品多付出的費用,甚至可以讓公司降低原有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