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2 / 3)

良子見澤生那般瞧著他,就知道澤生不相信他會這麼想當個小裏正。

“我爹娘和雪娘都希望我捐一個裏正,隻要他們高興,我就覺得挺好。”其實他自己哪裏喜歡當個什麼裏正,他平時不太會與人周旋,很怕上場麵的。他倒想好好為村民們辦些事,可是有上麵壓著,他真的能做到麼?

隻是,昨日雪娘聽說可以捐官,他可以當裏正,雪娘便興奮了起來,也願意正眼瞧他了,睡覺時雖然隔得還是挺遠,但她睡覺前主動找他說話了!

所以,他就覺得自己能捐官當個裏正就是大喜事了,因為雪娘看似願意接受他,也開始喜歡他了,為了雪娘,他當然樂意了。

“你不願意捐麼?你若是捐了,你爹娘和茹娘嫂子肯定也歡喜呢。”良子喜色道。

澤生稍思慮了一下,道:“應該是不會捐,不過我肯定會和我爹娘商量一下的。”

他知道爹娘估計會考慮考慮這件事,但是小茹聽了肯定一口否決,不需說的。

澤生見良子心裏正歡喜著呢,也不好打擊他,說當這個裏正多麼不好,說捐那麼多錢糧不值,隻要他真心樂意就行了。

良子囑咐道:“若是想捐,就得這三日內去田吏長那兒說一聲,他也好做名冊,聽說三日後便要交給縣令,十日後縣令就會發公文,公布大家最後會被分到去哪個地方為官。”

“這麼快?”澤生訝異道,平時最愛拖拉辦事的縣令,竟然隻需花十日就可以辦好這件事,看來是急缺錢和糧食啊。

良子點頭道:“應該沒錯,你最好早點做決定,就這三日的功夫,報上去後,就要交糧與錢了。我得先回去了,今日我爹來人買池塘和田地,我得去幫忙。”

“嗯,你快去吧,多謝你來相告!”

澤生送良子出了院子,張氏就湊過來打聽事。

剛才她雖然沒聽個具體,但也聽到了好像是說捐官的事,“要捐官?可以捐到什麼樣的官?”

澤生正要跟她細講這件事,卻聽到大寶和小寶好像醒了,正在屋裏哭呢,他準備先去哄孩子,這會兒小清和小芸齊齊進去了,小茹也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去看孩子了。

澤生便沒進去,搬了個椅子出來,與他娘麵對麵坐著,將良子說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她說明白了。

小茹在屋裏也聽了個真切。她一聽,就覺得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心裏是不願讓澤生去捐這個破村官的,這不隻是賠大錢的事,關鍵的是若被任命到另外兩個受災的縣裏去,她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孩子可怎麼過?

哪怕不被任命到別的縣裏去,哪怕隻是去本縣的其它幾個鎮,平時也很少能回家,這日子還是沒法過的。

她堅決不會同意的。

這種賠錢還搭上一家人的幸福的事,她真不知道良子怎麼會認為是大喜事?想想村民們平時對裏正恭恭謹謹,得看裏正的臉色,她又覺得情有可原,這完全是哪怕搭那麼多錢糧進去,也得風光一回的思想啊。良子有他那樣的爹娘,怎麼會不為他謀這個捐官的事呢?

她聽澤生與婆婆說話的那口氣,好像也是很不願意去的。她緊繃的神經才鬆懈了下來,臉上漾起輕鬆的笑容,看來澤生腦子靈光著呢,不會做這種傻事的。

張氏很不舍得那麼些錢與糧,卻又很惦記那個裏正的小官位,因為家底就這些,隻夠捐個裏正的,捐個吏長或功曹、典獄長什麼的,她是根本不敢想。

在她眼裏,覺得能當個裏正也很不錯,就是俸祿太少了點。她也了解自己的兒子,絕對做不出來那種從百姓手裏撈錢的事,他頂多會為村裏的事愁得睡不著覺。

“等你爹中午回來了,再與你爹好好商量一下吧。”張氏很當回事的放在心上,她自己也是做不了決定的。何況她見澤生對此事絲毫不上心,甚至還很排斥,就知道這個捐官之事,在澤生這裏是行不通。

澤生進了自己的屋,這時候早飯也快熟了,澤生就把鹹菜和炒的土豆絲往桌上端。

小清已經吃過了,隻是小芸還沒吃,因為平時小芸都是跟他們倆一起吃的。

小茹招呼著妹妹,“小芸,把大寶放到搖床裏,快過來吃飯吧,今日早飯做晚了,你肯定餓了吧。”

小芸早就餓得肚子咕咕叫了,便把大寶放了下來,反正小清還在旁邊看著呢。

澤生盛好了粥,給她們倆端了過來,三人一起埋頭吃著。

澤生知道小茹剛才肯定都聽明白了,吃到一半時,他抬頭笑問小茹:“你覺得……我捐個裏正來當當如何?”

小茹假裝驚喜道:“哦?真的有這麼好的事?那你去吧,我肯定不攔你!”

小芸在旁聽了還以為她姐姐說的是真話,驚呼道:“姐,你真舍得捐出那麼多糧和錢啊?聽說裏正的俸祿很少呢。”

小茹朝妹妹笑了笑,故意答道:“嗯,願意著呢!當個裏正可以欺壓百姓呀,看誰不順眼,就可以好好整整他,俸祿少沒關係,可以受賄!”

“啊?”小芸瞠目結舌,“就姐夫這樣,欺壓百姓?風光風光還差不多,欺負人和受賄的事,還是算了吧。”

澤生差點笑噴,樂道:“小茹,你就別逗小芸了,她還當真呢!”

小芸愣了愣,這回她可不幹了,撇嘴道:“姐,原來你是在逗我玩啊!”

小茹嗬嗬笑道:“你姐夫要真想當官,至少也得是個縣令,可以為一縣百姓謀點福,裏正這個小官,他能瞧得上?”

澤生被小茹誇得頓時飄飄然,直道:“就是嘛!瞧不上!”

良子回到家後,見他爹正在和來買池塘的李地主討價還價呢,因為家裏急著要現錢和糧食,李地主便趁此壓價。

本來這口池塘至少能賣個一萬二千文,李地主卻隻肯給個八千,說池塘裏沒有水,更沒有魚,連藕也挖個精光,哪裏還能值一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