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七月末,和州、興州兩地藩王暗中聯結外邦,三方來往頻繁,意圖顯而易見。
同年八月,才度過十二歲生日的光武帝,隨聖馨太後進山視察新兵訓練。突然間,深林內躥出一隻巨虎撲向太後,正在把玩一隻鐵弓的幼帝拔出背上箭翎,一箭飛出,巨虎頭骨碎裂,當即身亡。隨即,四方平靜。
而後,時光繼續向前。
光武九年八月,光武帝十四歲的生日過罷,首輔大臣司勤學感覺時機成熟,提請天子親政,孰料以賀為善為首的數名輔政大臣認為天子尚值年幼,且不曾大婚,齊聲反對。光武帝朝堂受挫,回宮後大為光火,聖馨皇太後得悉,親手繪就三幅丹青命人送進明元殿。
第一幅,一人撫琴,一人舞劍;撫琴者十指疾彈,舞劍者劍如龍蛇。
第二幅,撫琴者單手撫琴,眼角遊移,瞟賞四處風景;舞劍者劍鋒阻澀,回眸望向撫琴者,眼含質詢。
第三幅,撫琴者雙手棄琴,賞花撲蝶;舞劍者執劍呆立,茫然不知所措。
她命送畫的王運問上一句:“無琴曲為伴,舞劍者何去何從?”
光武帝將三幅畫掛在殿內,看了整整一夜,豁然開朗,舉筆作畫,送往姨娘寢宮。
早朝上,他對司勤學道:“司太傅,朕昨夜做了一個夢,講給你和各位臣工聽聽如何?”
諸臣麵麵相覷。司勤學雖不明就裏,仍恭身:“老臣洗耳恭聽。”
“朕夢見了外祖。說也奇怪,朕從未見過外祖,也不曾看過他的畫相,但今晨醒來,朕講夢中的外祖的身形容貌講給王運,他竟說絲毫不差。”至此,光武帝頓下,沉吟多時,“外祖對朕說,他雖受屈而死,卻從未怨恨父皇,因自古君臣相處之道,本就是複雜莫名。縱使賢如魏征,在世時深得太宗重用,死後也曾遭太宗掘墓鞭屍。故而,為君者須記得自己上承天任,體貼臣下,造福於萬民;為臣者須記得自己得勢於君恩,感念君心,造功於社稷,兩方契合,方造就出千古盛世。各位說,外祖的這番話有無道理?”
誰敢說沒有道理?群臣競相讚許。
光武帝歎息:“各位愛卿不愧是飽學之士,初聞便已領會。朕在夢中卻聽得一知半解,醒來想了許久,也隻得出一個結論。有話說‘君明臣直’‘君賢臣明’,反過來亦然罷?臣直則君明,臣諂則君昏,臣佞則君佻,臣奸則君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賀為善與幾位同僚暗遞眼色,斂衽欲言,誰知聖上又開金口:“說罷了夢話,朕再說些好話罷。今兒早朝前,兩位太後派人捎話給朕,因為今年的菊花開得甚早,今兒將在問天閣宴請各位大人的家眷賞花品蟹,倘若時辰埸了,或許就請各位夫人在宮中住下。”
賀為善等人麵色一變:“皇上,外官家眷留宿宮廷,這與理不合罷?”
光武帝挑眉一笑:“朕也這麼回來著,誰知兩位太後早備下了話,道朕尚且年幼,也沒有嬪妃住在後宮,無嫌可避,各位夫人留宿有何不妥?兩位太後還說,若是哪位大人府裏的公子、小姐生得俊秀可人,索性收為義子、義女,義女留在太後宮中的長年作伴,公子則派在朕身邊當個伴讀。朕想,這也是好事不是?左右朕尚是年幼無知,隻知貪玩享樂,有個玩伴也好。”⑧⑧
……
當日,輔政大臣盡相請命,叩請天子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