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分離

【釋義】頭與身子分離了。指被斬首。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楚策》。

在2300多年前的中原古戰場,場血腥的廝殺過後,有個須發皆白的老人,正低著頭,彎著腰,在死人堆裏,仔細地辨認死者的麵目,他是在找兒子的屍體。

天前,秦軍來犯,魏王下令迎戰,兒子出征前,匆匆回家告別,說軍隊要開拔到上郡去,來不及吃上頓飯就走了。他這走,就永遠不再回來了。上郡之戰隻殺得血肉橫飛,屍橫遍野,3萬魏軍全部戰死,秦軍占領了上郡,把村莊洗劫空,老弱百姓被擄走,用繩子係牢,個跟上個走在通往秦軍兵營的道路上。老人是昨夜乘秦兵疏於看管逃出來的。

老人終於找到了兒子的頭顱,但是早已身首分離了。他的身子在哪裏?那具具砍去腦袋的屍身是何等的相像啊?老人想了想,決定先認穿“武卒”甲衣的屍身,再驗看後腰上的青記。最後,老人在荒草水澤邊認出了兒子腰上的青記。老人把兒子的頭和身子放在起,禁不住老淚縱橫,放聲大哭……魏、韓兩國的百姓,誰不詛咒殘暴的秦國?從秦孝公到莊襄王代國君,100多年裏,不斷向東方鄰國發動戰爭,魏、韓是近鄰,首當其衝,接踵而死在戰爭中的百姓不計其數。戰場上重演次次如上的悲劇。春申君說的“首身份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是何等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