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兒時的記憶(1 / 1)

第二節兒時的記憶

小宇的小學是在村小念的,當時的村小隻有一至四年級,所以四年級考五年級時必須晚自習,小宇的家離學校大約有兩公裏左右,每天中午、下午回家吃完飯便又步行回學校上課,而那些離得遠一點的同學一般也就在學校住宿了。

那是一個初冬,小宇那時還在讀四年級,他每天中午和下午回家吃完晚飯後便回學校,初冬的時候天黑得早,於是在下午吃完晚飯後便要帶上手電去學校,晚上下晚自習後打著手電回家。那天下著點小雨,路麵很滑,於是在下午放學時老師便對小宇說晚上可以不來,或者來了後晚上不回家,讓他和其他住宿的同學們睡。小宇下午吃完飯後如實跟父母說了,母親的意思還是去學校,不過晚上下雨就聽老師的話——和其他同學睡。於是,那晚小宇下晚自習後便和要好的同學一起睡了,宿舍臨關燈前老師還特意到宿舍來看同學們,和他們聊了一會天,還安排大點的同學幫其他小同學鋪床。在這裏,老師完全跟孩子們的家長一樣。早上,老師會在打鈴後來宿舍看是否有同學沒有起來,順便檢查學生的被子疊的情況。早上早讀之後老師們會帶著他們到食堂打飯,每個住宿的學生都有飯票,不過小宇偶爾住學校的時候一般是老師給他打飯,菜也就和同學們一起吃。他們吃的菜很簡單,一般都是蘿卜幹、豇豆幹之類的幹菜。在此後的日子裏下雨或下雪的時候小宇一般都留住在學校,隻是中午和下午回家吃飯。

在小宇的記憶裏老師一般很少用尺子打學生手板的,隻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比如:有同學去樹林裏采蘑菇,或者有人去樹林裏捅馬蜂窩或者抓小鳥了才會挨手板的。但是,也有例外,那一次是小宇和他最要好的同學阿峰去樹林裏玩,結果看到兩隻很大的蜂,那是一種專門在樹上鑽孔住的蜂,小宇隻聽人說過,卻沒見過。阿峰說這種蜂很毒的,而且他以前也打過這種峰。阿峰家裏是打獵的,他從小就練習扔石頭,扔石頭是他的長項,幾乎是一扔一個準。於是他撿起石頭選好位置在那兩隻蜂挨在一起時扔出了石頭。果然,兩隻巨大的蜂子都被打下來了,阿峰還撿起石頭再砸了兩下,眼看著它們都不動了阿峰才去撿蜂子。可是就在他的手剛碰到那峰子的時候,他大喊了一聲,原來那蜂子尾部的針快速的刺進了他的手指,而且蜂子尾部的針刺進去後便自動從尾部斷開了,留在了阿蜂的手上,阿峰痛的直握著手指,那臉扭曲得不行,他忍著劇痛讓小宇幫他把蜂尾刺拔掉了。拔掉刺後小宇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他隻好拉著阿峰跑向樹林的外邊,一直跑向了學校。當他們的老師聽說阿峰被巨蜂蟄了後便馬上趕來了教室,也沒顧得上罵他們倆,拿出了清涼油為阿峰塗抹。此時,阿峰的食指腫得比大拇指還大了,看著紅紅的,那個蟄過的針孔還依稀可見。那一次老師不知為何沒有罵小宇和阿峰,隻是問“你們倆還去招惹蜂子不”,小宇和阿峰都低下了頭,至於後麵的情況小宇卻不大記得了。

其實,在村小讀書的時候也有很多開心的事,學校有一塊大操場,操場邊上有很寬的草坪,可以在那裏隨意的坐、趟,在那裏跳繩,玩遊戲都可以。不過印象最深的確是扛腿,一隻腳站著,用手提著另外一隻腳的腳踝提到大腿上,用腿對抗,誰先放下腿或摔倒了就是輸了。這考驗著人的平衡力和彈跳性,彈跳力和平衡都很好的可以一回合即打敗對方。在小宇的記憶裏有著太多的兒時的記憶,而記憶中的老師是最美的,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