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頭去鰓,洗淨,瀝淨水分,放入熱油鍋中煎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淨鍋複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先下入鱅魚頭、凍豆腐塊、薏米、筍幹、薑片,用旺火燒沸。
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鹽、白糖、胡椒粉燉煮20分鍾至熟香,出鍋裝碗即成。
紅棗甲魚湯
原料:淨甲魚1br2隻(約200克),豬瘦肉150克,紅棗12枚,鮮百合20克,麥冬15克。
調料:薑片5克,精鹽、料酒各2小匙。
製作步驟
甲魚擇洗幹淨,剁成大塊,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用冷水衝淨、瀝水。
紅棗、百合、麥冬用清水浸泡,洗淨;豬瘦肉切成小丁,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
把甲魚塊、豬肉丁、紅棗、百合、麥冬、薑片放入燉盅內,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
再蓋上盅蓋,放入燒熱的蒸鍋中,隔水燉煮3小時,然後加入精鹽調好口味,即可出鍋上桌。
小寒
飲食養生
作為冬季的特征,寒屬極陰之氣,主收藏凝滯,而小寒與小暑恰成陰陽兩極,氣運彼此相反。故《黃帝內經》早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格言,以指導人順其自然變化而進行保健。人們在經曆了春寒、夏暑、秋燥的消耗,髒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病,身體更強壯,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
小寒之時可多吃羊肉、雞肉、核桃仁、大棗、淮山、蓮子、百合、栗子等有補脾胃、健脾化痰、止咳補肺功效的食品。當然對於體質偏熱、偏寒,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的原則。平時生活上要加強鍛煉,注意保暖,特別是寒流來臨時,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氣候特點
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此時陽氣已動,大雁開始向北遷移;北方可見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三候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民俗風情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與糯米一起煮,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清燉獅子頭
原料:五花豬肉600克,豬排骨100克,豬肉皮80克,油菜心50克,雞蛋清2個。
調料:精鹽1小匙,味精1br2小匙,蔥薑汁、料酒各2大匙。
製作步驟
五花豬肉剁成肉蓉,加入蔥薑汁、料酒、精鹽、味精、雞蛋清和適量清水攪勻上勁,再用手團成10個肉圓。
豬肉皮刮洗幹淨,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略焯,撈出、衝淨。
排骨洗淨,剁成小段,放入沸水鍋內焯燙出血水,撈出、瀝淨;油菜心洗淨,切成小段。
鱅魚頭去鰓,洗淨,瀝淨水分,放入熱油鍋中煎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淨鍋複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先下入鱅魚頭、凍豆腐塊、薏米、筍幹、薑片,用旺火燒沸。
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鹽、白糖、胡椒粉燉煮20分鍾至熟香,出鍋裝碗即成。
紅棗甲魚湯
原料:淨甲魚1br2隻(約200克),豬瘦肉150克,紅棗12枚,鮮百合20克,麥冬15克。
調料:薑片5克,精鹽、料酒各2小匙。
製作步驟
甲魚擇洗幹淨,剁成大塊,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用冷水衝淨、瀝水。
紅棗、百合、麥冬用清水浸泡,洗淨;豬瘦肉切成小丁,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
把甲魚塊、豬肉丁、紅棗、百合、麥冬、薑片放入燉盅內,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
再蓋上盅蓋,放入燒熱的蒸鍋中,隔水燉煮3小時,然後加入精鹽調好口味,即可出鍋上桌。
小寒
飲食養生
作為冬季的特征,寒屬極陰之氣,主收藏凝滯,而小寒與小暑恰成陰陽兩極,氣運彼此相反。故《黃帝內經》早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格言,以指導人順其自然變化而進行保健。人們在經曆了春寒、夏暑、秋燥的消耗,髒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病,身體更強壯,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
小寒之時可多吃羊肉、雞肉、核桃仁、大棗、淮山、蓮子、百合、栗子等有補脾胃、健脾化痰、止咳補肺功效的食品。當然對於體質偏熱、偏寒,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的原則。平時生活上要加強鍛煉,注意保暖,特別是寒流來臨時,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氣候特點
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此時陽氣已動,大雁開始向北遷移;北方可見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三候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民俗風情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與糯米一起煮,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清燉獅子頭
原料:五花豬肉600克,豬排骨100克,豬肉皮80克,油菜心50克,雞蛋清2個。
調料:精鹽1小匙,味精1br2小匙,蔥薑汁、料酒各2大匙。
製作步驟
五花豬肉剁成肉蓉,加入蔥薑汁、料酒、精鹽、味精、雞蛋清和適量清水攪勻上勁,再用手團成10個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