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講三句話:教育的發展在於改革,教育的改革在於創新,教育的創新在於學習。教育為什麼要改革?因為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死守過去的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方法,怎麼能培養出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教育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內容、方法更是日新月異,教育處在不斷改革之中,隻有改革,教育才能發展。教育要改革,但不是走老路,而是另辟蹊徑,不斷創新。當然,創新不是胡思亂想,別出心裁,而是對過去經驗的繼承和發展、反思和完善。怎樣才能做到教育創新?就在於學習,在書本中學,在實踐中學,特別要學習教育大師的理論和思想,學習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為,領悟教育真諦,增強教育智慧,創造教育風格。
在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曆史長河中,有過許多教育改革創新的教育大師。他們對教育有精辟的理論見解、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珍貴財富,是我們今天在教育改革創新中最需要認真學習和領悟的材料。不是說要改革要創新嗎?不是說不走老路嗎?可是怎麼又去學習前人的東西呢?改革創新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從前人的思想和經驗中悟出來的。而且許多教育大師說出了教育的真諦,他們的教育思想是超越時代的,在教育實踐中更顯光輝。
向大師學習,要領悟他的精髓,不能摘用片言隻語,要與自己的思想和實踐聯係起來,講啟發,想體會,要和大師作心靈的對話,才能真有所獲,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有所創新。
《現代教育報》主編雷玲,選擇了幾位中外教育大師,征集了校長、老師從吾學、吾行、吾思三個方麵來談他們的心得和體會,談他們是怎樣學習的,思考了什麼問題,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踐行,編纂成集。這給廣大教師學習做了一個示範,也給我們以諸多啟示。
寫於求是書屋
2011年11月4日於求是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