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視人才為寶
定期體檢、免費乘車、到景點參觀不用買門票、看病不收掛號費,這是銀川市有突出貢獻的高級人才享受的部分待遇,也是銀川市市委、市政府從精神上鼓勵、生活上關心知識分子的一些措施。除此之外,銀川市還為有些高級人才配備了助手、裝備了電腦之類的現代化設備,提供上網費用,贈送當地出版的《銀川晚報》。經過評選出來的拔尖人才,每月還可領到市上頒發的津貼。在銀川市,有突出貢獻的高級人才都像寶貝一樣得到珍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已經形成。
在銀川市,市委書記親自擔任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市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人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他們每年都要接受目標考核。市委每年都要召開專門會議,專題研究人才工作。在人才集中的16個部門,市委建立了知識分子聯絡點。此外,市委還與50名企業管理人才、50名專業技術人才保持密切聯係。銀川市市委、市政府還充分利用各類協會、學會、研究會聯係專家、發揮專家的作用。知識分子工作在銀川市做得有條不紊,每年都有安排、有檢查、有總結,毫不含糊。
西部大開發,人才是關鍵。在銀川市,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和人才強市的戰略已經深入人心。近年來,西部地區人才流失嚴重。地處西北內陸的銀川市,也麵臨人才流失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積極麵對、勇敢出擊,探索出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的新路,抓好人才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將黨政機關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同步進行。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的意見,製訂了優秀專家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試行辦法,對人才的培養、選拔、管理、待遇、引進都作出了詳盡的規定。為了提高現有人才的素質,銀川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委托代培等多種形式對各機關、各單位人才進行培養。根據形勢的發展和實際的需要,舉辦了各式各樣的培訓班、研討班,讓各機關單位的知識分子及時接受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由於市委、市政府采取補貼學費等鼓勵政策,現在銀川市有240名黨政幹部正在通過各種形式攻讀研究生。在銀川市市直屬部門和縣區領導班子中,有7名研究生、78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其中有12名還擔任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部門的“一把手”,被人們稱為學者型領導。
為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銀川市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知識分子的特殊地位、突出貢獻和感人事跡。有28人被當地報刊重點介紹,有20多位知識分子的事跡被拍成電視專題片並在銀川電視台上連續播放。今年,有關部門又對去年評選出來的優秀專家、拔尖人才進行了廣泛宣傳。這些宣傳,進一步激發了優秀人才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激勵他們以更高的熱情建功立業。近年來,銀川市傑出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不斷湧現。電機工程師李鬆敏研製的耐振電機,填補了國內生產的空白,僅去年一年就創造效益2400萬元。工程師洪興援發明的調壓電力變壓器,使一個變電所一年就可節約100萬元電費,成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現在,銀川市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遏製了人才流失,而且還吸引國內外許多人才前來創業。僅今年上半年,就有10多位國內外專家來到銀川,希望到銀川工作。其中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一位經濟博士已經決定到銀川落戶,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副教授徐希平興辦的銀川生物醫藥研究院已在銀川鏟土奠基。
銀川,已成為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的向往之地。
(原載2003年7月14日《光明日報》)
受到關懷的人多受到照顧的人多受到重用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