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日報向社會發出呼籲“:向我開炮”(1 / 1)

寧夏日報向社會發出呼籲“:向我開炮”

寧夏日報又一次向自己舉起了“手術刀”,公開向“無錯不成報”宣戰:歡迎廣大讀者為報紙挑錯,呼籲社會各界向本報上的各類差錯“開炮”。讀者挑出的差錯將在專門的欄目裏“現醜”。這是該報多年前推出“大中學生百日有獎挑錯評報”等一係列活動之後,又一次與時俱進、自我完善的舉措。

翻開3月4日的寧夏日報,許多讀者的眼睛一亮:在這張報紙的三版上,人們驚奇地發現一個其他報紙上都沒有的新欄目“:有錯必糾”。“開欄的話”中說“:報界‘無錯不成報’的說法,曾讓許多報人無奈。差錯雖然難以完全杜絕,但最大限度地減少差錯,還是可以做到的。有鑒於此,本報從今日起特開辟‘有錯必糾’專欄,真誠歡迎廣大讀者向本報的各類差錯‘開炮’。其目的在於不斷增強編輯部各環節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淨化語言文字、提高報紙品位。”首期“有錯必糾”上,不但公布了聯係地址、郵編和舉報電話,而且刊登了四條來稿:有“糾錯”,有“會診”,有“更正”。

寧夏日報新聞研究部副主任馬瑛告訴記者,寧夏日報有條“總編熱線”。其中不少電話就是給報紙挑錯的。寧夏日報所辦的內部刊物《寧報之聲》一直承擔著挑錯評報的任務。為了加大糾錯力度,寧夏日報編委會決定,在原有監督的基礎上,在報紙上公開開設“有錯必糾”欄目。報社指定專人負責,糾錯來稿一經刊用,即發稿費。馬瑛說,此舉一推出,立即在報社內外產生較大反響,當然也有分歧。有讀者來信說,寧夏日報公開開設糾錯欄目,自我現醜,體現了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精神,這種開門辦報的舉措,可以增強讀者的親和力,拉近記者與讀者的距離,密切辦報者與讀報者的關係,這既是報社有自信心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讀者負責的一種態度。據說“,有錯必糾”欄目推出後,糾錯評報的來信、來電明顯增多。

還是“有錯必糾”欄目“開欄的話”說得好:“一張勇於接受讀者批評、指正的報紙,是與時俱進的報紙;一張失去讀者監督、關注的報紙,是沒有出息的報紙。”

(原載2004年4月16日《中華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