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村戶戶通電(1 / 1)

寧夏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村戶戶通電

居住在寧夏偏遠山區、沙漠腹地的6985個農戶,也可以像城裏人一樣點上電燈、看上電視、用上電器了:近日,寧夏在我國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了農村戶戶通電的目標。

“十一五”期間,寧夏投資35億元資金改造農村電網,實現同網同價,農戶通電率達到99.41%。但是,仍有6985戶、26958人因為居住過於偏遠、過於分散而被隔離於現代文明之外。別看他們在寧夏農村隻占很小一部分,但要解決他們的通電問題,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這些沒用上電的農戶,分散在14個縣、122個鄉鎮、765個自然村,每戶的通電成本平均達到5200元,這要比農村電網改造的投資高出一倍。用寧夏電力公司總經理馬力克的話說就是:“實現戶戶通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反哺農業的舉措。所以,我們為此是不惜成本的。”經過62個施工隊5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寧夏提前三個月實現了戶戶通電的目標。經過驗收,農戶通電率達到100%,節約投資440萬元。

整個施工過程,沒有給農村、農戶增添任何麻煩和負擔。施工單位還籌集197萬元為農戶提供通電材料並免費安裝,從多方麵減輕了農民負擔。

(原載2006年11月23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