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發展煤炭間接液化前景誘人(1 / 1)

寧夏發展煤炭間接液化前景誘人

“在寧夏實施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具有很多優勢。寧夏人民對此盼望已久。”寧夏煤業集團總裁張文江最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寧夏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不僅儲量大、品種全,而且質量優、開采條件好。寧夏煤炭主要分布在賀蘭山煤田、寧東煤田,全境含煤麵積達1.17萬平方公裏,其中寧東煤田占寧夏探明總儲量的88.6%。寧夏煤炭探明儲量310億噸,遠景儲量2029億噸,分別列全國第六位、第五位。全國14大類煤種中,寧夏就占有11種。其中無煙煤、主焦煤和不粘結煤是寧夏的優勢煤種。

然而,寧夏的能源優勢並未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多年來,寧夏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為探索煤炭轉化和煤炭深加工進而帶動寧夏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做了許多工作。煤炭間接液化,就是寧夏近年來傾注很大心血的項目。

煤炭間接液化,是對煤炭進行化學處理,進而形成新的能源。平均每3.7噸煤炭可以生產出1噸石油。在南非,煤炭間接液化已有50年的曆史,並且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曾到南非進行過考察,認為我國應該引進這項技術,實施煤炭間接液化項目。這對緩解我國石油緊張狀況、降低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具有戰略意義。

寧夏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發展這一項目。2000年,寧夏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2001年,寧夏完成項目報告並上報給國家計委。2002年8月,國家計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谘詢公司對項目預可研報告進行評審。2002年11月,中谘公司完成評估報告並上報國家計委。與此同時,寧夏與掌握此項技術的南非薩索爾公司保持聯係,尋求合作。薩索爾公司也曾派人到寧夏進行考察並對合作表示出濃厚的興趣。2002年12月28日,寧夏亙元、太西、靈州、寧煤4個國有重點煤業集團打破壁壘,組成寧夏煤業集團。新集團成立後確定的發展戰略就是以煤炭液化、煤炭轉化為主線,對煤炭進行深加工。按照規劃,該項目總投資289億元,每年可產液化產品320萬噸,副產品6.7萬噸。投產9年後就可收回全部投資。

寧夏煤業集團副總裁王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煤炭間接液化,用煤量、用水量、耗電量都很大,占用場地也很大。而這些方麵,寧夏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寧東煤田煤炭儲量達272億噸,且都適合液化,具有長遠的開發前景。規劃中的廠區位於黃河邊,取水方便。其用水可以通過調整農作物結構、節水灌溉、壓減農業用水來解決。寧夏目前已經擁有多家大型電廠且正在興建新的電廠,具有雄厚的電力優勢。計劃興建的廠區位於目前尚未開發並且很少有人居住的荒漠區,不占農田,可以大幅度降低開發成本,減少許多開支。廠區距寧夏首府銀川市僅有45公裏且與高速公路相接,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唯一不利的因素是寧夏企業的經濟實力較弱,但通過寧夏煤業集團、山東魯能、中石化的精誠合作,已較好地解決了建設資金的問題。

中國國際工程谘詢公司的評估報告認為,寧夏建設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具有諸多有利條件和優勢,建廠條件好,投資風險小,符合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寧夏經濟快速發展可產生積極影響。南非的專家小組也認為寧東煤田的煤炭適宜液化,具有良好的開發條件。

煤炭間接液化,不僅對國家具有戰略意義,而且對寧夏具有重要意義。這麼多年來,寧夏還沒有形成可對當地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寧夏的經濟水平也一直處於全國落後地位。而煤炭間接液化項目上馬產生經濟效益後,寧夏的經濟水平將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進而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之上。該項目還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對寧夏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都有重大意義。

(原載2003年11月24日《寧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