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寧夏經濟快速發展的一種反映,寧夏外貿出口近兩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增幅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出口商品增至370多種,出口地域拓展到歐洲、北美、中東、非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品種形成特色和優勢。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由於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寧夏的投資環境正日臻完善。新機場的建成、新航線的開通,將銀川與國內各大城市密切相連;包蘭鐵路、寶中鐵路穿越寧夏全境,與亞歐大陸橋相接;以首府銀川為軸心、以12條國道省道為骨架、以縣級公路為脈絡的公路網,為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光纜傳輸網、數字微波網和分組交換網、移動通信網全部建成,寧夏較早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電話普及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所有這些,都為寧夏經濟的發展和外商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些國外大公司、大商社也紛紛把目光投向寧夏,到寧夏來投資辦廠,安家落戶。
過去,一提到寧夏,人們就會想到寧夏“五寶”———紅(枸杞)、黃(甘草)、藍(賀蘭硯)、白(灘羊皮)、黑(發菜)。但“五寶”長期以來隻有初級產品並未形成經濟優勢。如今,各種深加工製品相繼投產,產業優勢日益顯現。除此之外,糧食加工業、肉奶製品業、絨毛皮加工業、葡萄釀酒業、生物製藥業、水產果菜業、桑蠶業、藥材種植加工業等正蓬勃興起,將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如今,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已經吹響,寧夏渴望有誌之士來建功立業,再展宏圖。不久前,自治區黨委書記毛如柏專門作了題為《寧夏要在西部大開發中大有作為》的長篇報告,得到寧夏各界幹部群眾的讚同。
寧夏,將以“小省也能幹大事”的雄心,在西部大開發中大有作為!
(原載2000年4月26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