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寧夏優勢多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給寧夏回漢各族兒女巨大的鼓舞,也給寧夏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重新認識區情、審時度勢的基礎上,自治區黨委、政府集中全區人民的意願和智慧,響亮地提出了“西部大開發,寧夏要爭先”和“小省要有大作為”的口號。
提到寧夏,許多人會想到“塞上明珠”的美譽,想到“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傳說。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引黃灌區有600多萬畝灌溉農田,是全國第四大灌區,現已成為國家級“兩高一優”農業示範區,全國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灌區內,渠網配套,稻香魚肥,瓜果飄香,旱澇無虞,鄉富民安。尤其令人羨慕的是,寧夏尚有1000多萬畝荒地可開發成良田,是全國8個宜農荒地過千萬畝的省區之一,具有誘人的開發前景。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將開發荒地200萬畝,解決上百萬人的脫貧問題,工程現已開始發揮效益。
就是在因幹旱少雨、災害頻繁而貧困的寧南山區,也充滿希望、蘊藏潛力。那裏有可開發利用的草場4000多萬畝,名列全國十大牧區之內。隨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工程的實施,那裏的生態環境將不斷改善,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遏製,再現山川秀美的新景觀。
黃河母親用甜美的乳汁滋潤著寧夏大地,寧夏才有了西部少有的農業優勢。現在,寧夏人均耕地居全國第2位,人均糧食占有量居全國第4位,人均鮮奶居全國第3位,人均水產品居西北地區之首。寧夏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水產品產地和集散地,呈現出旺盛的發展勢頭。
與農業優勢齊名的還有能源優勢。寧夏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居全國第6位,預測儲量僅次於山西省。寧夏煤炭不僅儲量大,而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全國10大煤種,寧夏就有9種。著名的太西煤,煤質優良,為國內獨有、國外鮮見,出口許多國家,享有盛譽。依托寧夏豐富的火電、水電資源,寧夏已建有大中型發電廠5座,人均發電量居全國第二位。目前,設計能力為240萬千瓦的大壩電廠正在建設中,還有許多地方適宜興建大型坑口電廠。寧夏將成為電力輸出大省。另外,銀川盆地不僅有十分可觀的地熱資源,而且很可能有油氣資源。
由於注重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寧夏現已形成了以農業和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以煤炭、電力、冶金、機械、化工、紡織、造紙、食品等為主的工業體係。煤電及電解鋁、鐵合金、水泥等高耗能原材料工業尤其發達。數控機床、自動化儀表、軸承、材料試驗機等生產技術居全國領先水平。銀川橡膠廠列全國500家最優企業第27位,實現利潤居全國同行業榜首;寧夏有色金屬冶煉廠生產的鉭、铌、鈹製品產量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且躋身於世界同行業三強之列;吳忠儀表集團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調節閥生產企業……一些企業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後勁:早已列入全國八大鋁廠之列的青銅峽鋁廠正在進行三期工程擴建,屆時將成為我國最大的電解鋁生產企業;寧夏化工廠引用陝甘寧氣田天然氣,正進行第二套大化肥裝置擴建,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化肥生產企業之一;銀川橡膠廠也在進行30萬套全鋼載量子午胎擴建工程……一些企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正煥發出勃勃生機,充滿無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