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室內排水和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
第四節 建築內雨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檢驗
(1)安裝在室內的雨水管道安裝後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至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鬥。
(2)雨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其伸縮節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
(3)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設坡度不得小於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
(4)雨水管道不得與生活汙水管道相連。
(5)雨水鬥管的連接應固定在屋麵承重結構上。雨水鬥邊緣與屋麵相連處應嚴密不漏。連接管管徑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於100mm。
(6)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檢查口或帶法蘭堵口的間距、。
(7)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8)雨水鋼管管道焊接的焊口允許偏差。
第五節 建築內熱水供應管道工程施工質量檢驗
(1)熱水供應係統工程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熱水供應係統水壓試驗應為係統頂點的工作壓力加0.1MPa,同時在係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於0.3MPa。檢驗方法:管或複合管道係統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大於0.02MPa,然後降至工作壓力檢查,壓力應不降,且不滲不漏;塑料管道係統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後在工作壓力1.15倍狀態下穩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連接處不得滲漏。
(2)熱水供應管道應盡量利用自然補償熱伸縮,直線段過長則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形式、規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按有關規定進行拉伸。
(3)熱水供應係統管道應保溫(浴室內明管道除外),保溫材料、厚度、保護殼等應符合設計規定,保溫層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4)熱水供應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5)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玻璃前,應對集熱排管和上下集熱管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試驗時間為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
(6)熱交換器應以工作壓力的1.5倍作水壓試驗。蒸汽部分應不低於蒸汽供汽壓力加0.3MPa;熱水部分應不低於0.4MPa,試驗時間為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
(7)熱水供應用敞口水箱的滿水試驗和密閉水箱(罐)的水壓試驗是滿水試驗靜置24h,不滲不漏;水壓試驗在試驗壓力下10min壓力不降,不滲不漏。
(8)熱水供應的輔助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
(9)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第六節 衛生器具安裝質量檢驗
(1)衛生器具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要求。
(2)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
(3)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裝應平正、牢固,低於排水表麵,周邊無滲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於50mm。
(4)衛生器具交工前應做滿水試驗和通水試驗。滿水後各連接件不滲不漏;通水試驗給排水暢通。
(5)衛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6)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標高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7)衛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
(8)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徑和最小坡度如無設計要求。
第七節 建築外給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檢驗
(1)給水管道在埋地敷設時,應在當地的冰凍線以下,如必須在冰凍線以上鋪設時,應做可靠的保溫防潮措施。在無冰凍地區,埋地敷設時,管頂的覆土埋深不得小於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於700mm。
(2)給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汙水井、化糞池、公共廁所等汙染源。
(3)管道接口法蘭、卡扣、卡箍等應安裝在檢查井或地溝內,不得埋在土壤中。
(4)給水係統各種井室內的管道安裝,如設計無要求,井壁距法蘭或承口的距離是:管徑小於或等於450mm時,不得小於250mm;管徑大於450mm時,不得小於350mm。
(5)給水管網必須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於0.6MPa。檢驗方法是:管材為鋼管、鑄鐵管時,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應大於0.05MPa,然後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不滲不漏;管材為塑料管時,試驗壓力下,穩壓1h壓力降不大於0.05MPa,然後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不滲不漏。
(6)鍍鋅管、鋼管的埋地防腐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定時,卷材與管材間應粘貼牢固,無空鼓、滑移、接口不嚴等。
(7)給水管道在竣工後,必須對管道進行清洗,飲用水管道還要在衝洗後進行消毒,滿足飲用水衛生要求。
(8)室外給水管道的坐標、標高、坡度應符合要求,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6-19的規定。
(9)給水管道與汙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其垂直間距在500mm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5m;管徑大於200mm的,不得大於3m。
(10)鑄鐵管承插撚口連接的對口間隙應不小於3mm,最大間隙不得大於規定。
(11)鑄鐵管沿直線敷設,沿曲線敷設,每個接口允許有2°轉角。
(12)采用水泥撚口的給水鑄鐵管,在安裝地點有侵蝕性的地下水時,應在接口處塗抹瀝青防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