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忠孝王府中,新年熱鬧,連日大擺華筵。初十那天,是武憲王請酒,會的是親戚老輩公卿等。十三這日,是小王爺開宴,會的是親友同年。熊友鶴、韋勇彪等一班少年豪傑,還有崔攀鳳也在其中。
王府豪華敞綺筵,上燈良夜十三天。東平千歲穿冠帶,大會同僚諸少年。三麵轅門飄彩幔,一層寶殿卷珠簾。龍飛鳳舞花燈滿,露下雲開皓月寒。府外旌旗搖碧落,階頭管笛繞朱欄。一陣陣,金鑼亂擊分雙麵。一聲聲,畫鼓齊敲打十番。玉帶蟒袍環綺席,銀花火樹立鼇山。迎燈討賞人無數,鬧亂了,忠孝王爺大府間。一眾少年齊暢飲,小皇親,金杯一按口開言。
啊諸君,不知酈老師因何緣故,我去道喜請安,一次俱皆是不見。
平江侯爵應聲雲,我亦曾經走一巡。門上官兒回有事,卻不知,老師在府做何情。熊君之語方才畢,又有當筵一位雲。
呀,正是。我也去過兩回了,門官總回酈相爺有事。
未知到底有何緣,如此忙忙不得閑。兩次三番俱謝絕,莫非是,誰人得罪老師前。這邊談論猶未畢,西首停杯又接言。
啊二位君侯,不須疑惑,我倒猜著了幾分。
多應會試那諸君,祈望明堂酈大人。恐彼今科作主試,必須要,用銀相托說人情。故而不會寅朋等,要做清廉正直人。忠孝王爺說道是,筵中立起一崔生。微微笑,半含春,舉手當胸出位雲。
非也,非也。若論老師的貴懷,小弟倒偏知其故。
隻因眾舉赴科場,門下之生集帝邦。還有聞名投拜者,終朝車馬塞門牆。老師為相清於水,中正無私內外揚。不受半分錢與鈔,隻留下,求批求改眾文章。那天相府因聞道,堆滿窗前與榻旁。隻等看完方拜望,如今總是在書房。諸君所料皆非也,酈老師,絕謝親朋為此忙。現有我文批發下,請諸君,筵前一覽看其詳。崔生言訖彎腰取,摸取靴中錦繡章。遞與家人忙送上,哄動了,在筵眾客小親王。齊齊圍立燈前看,一誦之時一讚揚。
話說忠孝王等接過崔攀鳳的卷子,隻見上邊原文是蠅頭小楷,改句是朱筆行書,果然批正精奇,勝似崔公子原稿。後麵大批道:鳳舞龍翔,極得韓文之勢。雲垂海立,頗多杜賦之風。鬆正淩雲,可謂梁棟奇材。玉已出璞,可作朝廷大器。眾少年看罷,大讚道:改得好,改得妙!這是比原文高闊了。
老師真正是奇才,果然的,綿繡珠璣滿腹埋。連捷兩科為翰院,飛升司馬到三台。這般官運人間少,到底是,貴顯還從博學來。眾等合聲稱酈相,一人踴躍叫奇哉。
咳,奇哉!奇哉!不要說老師的才,就是老師的貌,也算天下無雙的了。
為甚生成這樣容,行藏淡雅有仁風。凝脂弘理顏爭似,傅粉何郎麵若同。眼際神光橫兩水,眉間秀色展雙峰。言談瀟灑超群眾,舉止風流冠眾容。如此才來如此貌,又且是,年方二九拜三公。真正諸事都全了,但不知,師母夫人怎樣容。這位方才言到此,一人接口道情悰。
啊年兄,你說師母的容顏麼?我倒看見過了,與老師卻也可以相配。
我是梁家門內親,因而曾見酈夫人。巍巍福相姿容美,冶冶妝華服色新。雖則如花和似玉,然而還不及師尊。內中一位聞聽說,皺著眉頭啟口雲:
咳!列位年兄,老師才貌福祿全則全矣,據我看來竟有些美中不足。
眾人見說問連連,甚事因何怎樣般?那位皺眉開口道,有樁事件動疑端。舊年北首良鄉縣,獻上了,浙江名姬兩玉顏。聞說姿容多美麗,又能歌舞與吹彈。外官趨奉當朝相,不惜千金買一歡。誰道老師都退去,良鄉縣,真正空用大銀錢。少年豈不耽聲色,這還是,師母夫人管得嚴。因懼內時方若此,不然何故退將回?平江侯等聞其語,一個人,搖手微籲啟口言。
啊,這也是住在嶽家不便之故。總然老師相容,梁太太亦必不允。
若然夫子居間房,未必雙姬退下來。十九青春為國相,少不得,閨房也要置金釵。多應梁相夫人故,未必是,師母森嚴有妒猜。忠孝王爺聞相語,心中默默暗思裁。
呀,原來如此,良鄉縣送的美女尚且一概退還,我這瑞雲倒也不須相送了。
當下齊齊又舉觴,笑談共敘酈明堂。酒闌席散初更後,忠孝王爺送客行。月色燈光猶掩映,劍聲佩韻已鏗鏘。一天佳宴於時畢,真個是,王府豪華樂事長。慢表東平千歲處,且談熊浩要歸鄉。因思未葬糟糠婦,並念親生幼小郎。也不遲疑和緩決,他竟去,當朝一本奏君王。
話說平江侯欲奠亡妻,十四這日就上了一道辭朝表章,隻說是乞假還鄉祭祖。元主當時批準,熊浩謝恩出朝。
王恩批準喜非凡,朝罷回來轉府間。親友人家俱曉得,忠孝王,盟情戀戀轉心酸。朝回隻在平江府,幫助他,料理行裝返故園。熊浩擇期燈節後,即於十九出都門。一邊家內忙收拾,一麵張灣去訂船。慢表平江侯府事,吾且說,奎光雄鎮雁門關。
話說雁門關的差官回訊,劉總兵接著了朝廷上諭,父母家書,得悉京中一切情由,不覺喜出望外。過了新歲初三,就寫下謝朝廷之表,複父母之書,還有申謝武憲王的副啟,並忠孝王的副啟,更兼與妹子的手劄,一一交付差官,又著他星飛到京。並遣二名勇幹家丁,迎取眷屬到任奉養。這些人奉差六七天就到了京內。元主十二日接閱劉奎光謝恩表,倒想起還有奸黨彭如澤助暴為虐,發配雲南充軍。賽寶兒無罪有功,恩賞官為千總,這件事也就結案。再說劉侯接了長子書信,並家將來迎,遂擇於廿一日起身赴邊。
十五差人報女聞,便說是,如今十六要離京。現有那,雁門關上來迎接,已定於,甘四之期便起身。故此特來傳個信,十九日,相邀郡主早回門。王妃國丈都依允,節孝夫人整備行。燈節過時臨十八,王親府內薦征人。銀鑾殿上排筵席,忠孝王陪友鶴吞。按劍悲歌情自切,傳杯話別意偏深。兄弟之情難割舍,忍不住,即席英雄淚滿衿。後麵宮中開綺筵,餞行燕國衛夫人。王妃不舍螟蛉女,女伯難離繼母親。慘慘淒淒惟對泣,酒闌方送轉西鄰。前邊宴散王爺進,見過雙親往後行。箱內白銀拿四百,入房來,殷勤來送與親人。
卻說忠孝王把四百銀子交與郡主道:這一百卿可拿去回門零用,這三百隻算爾送上父母,以為令兄扶柩之用,劉燕玉深感丈夫體貼,整備次日起早,一則送別,二則回門。到了十九這日,那衛華亭伯父子聞知熊浩辭朝,他們也上過了本章,蒙恩給假,至期相同起身。衛勇娥已向孟衙辭了行,龍圖當日相送,翰林臨期候行。隻因孟夫人病體愈加,章飛鳳不至。於時,平江侯夫婦一同拜辭了武憲王夫婦,並忠孝王夫妻,托付照看西府。
一番道別各心酸,亂紛紛,王府家丁送下船。國舅隻因家有事,不能相送到張灣。並騎百步回身轉,一拱而分慘慘然。友鶴忻忻離鳳闕,大排執事出長安。烘烘奪利爭名到,烈烈封侯掛印還。相共衛家男女等,喧喧轎馬下官船。真顯耀,固森嚴,兩座長舟泊水邊。畫戟雙分明彩動,金槍對立赤纓旋。左邊衛伯標旗號,右首熊侯住坐船。翁婿錦歸威凜凜,齊回湖廣與江南。不言友鶴辭朝去,且表那,忠孝王爺府內言。
話說劉郡主相送燕國夫人起身之後,便與忠孝王拜辭舅姑,回歸於阮府。
京兆衙前景色新,懸燈掛彩大張明。相迎郡主和嬌客,內外排筵款待深。節孝夫人分重賞,合門男女盡歡心。又將帶到銀三百,算做了,扶柩之資送二親。劉捷夫婦心喜悅,俱言郡主有親情。黃昏席散東床去,是夜無詞又到明。二十早晨先料理,要打發,靈棺回往故鄉城。仍差周義扶歸去,並有江媽兒子行。進喜於時忙打點,隨身鋪蓋與衣衿。拜辭老少王爺畢,伺候臨期要出城。又與母親相道別,娘兒自是淚淋淋。當時廿一黎明候,忠孝王爺亦送臨。攀鳳都於關帝廟,慘淒淒,劉家素服放悲聲。才能進喜和周義,叩別完時扶柩行。塞道人夫三四十,抬棺一直出城門。臨河下落舟船內,江進喜,遂此長途送主行。李宅親丁回阮府,東平千歲返家庭。起身期日看看近,劉捷夫妻要別行。王府之中多去過,又別了,寥寥落落幾家親。行裝束結多停當,轎馬紛紛又備成。京兆夫妻排筵席,相餞那,劉侯眷屬一家門。杯杯美酒雖春色,個個離人盡淚痕。國丈就將賢郡主,托付與,阮京兆與阮夫人。無依孤女歸王府,隻有爾,表叔家中算至親。我等雁門關上去,全憑照拂往來行。但將侄女為親女,就當是,燕玉爺娘在帝京。京兆夫人齊應允,自然如此不須雲。多嬌郡主微聽得,止不住,陣陣傷心痛淚淋。餞別一番相謝畢,已臨廿四要登程。
話說行期已到,忠孝王亦來送行,也有與奎光的回書。劉郡主已寫了答長兄手劄,一並呈上劉侯夫婦,帶往邊關。於時,崔攀鳳飛馬到了,大概轎馬已備,合門眷屬長行起身。
差官保護不遲疑,京兆衙前轎馬齊。親眷紛紛皆拜別,可憐郡主動悲啼。牽父袖,哭拜長行實慘淒。直到廳前分了手,合門男女出階衢。齊上轎,各登車,擁護人員不少離。頃刻已離京兆府,暖風殘雪送征蹄。東平千歲親相送,不坐朱輪上馬飛。前後圍隨人隊隊,小王親,玉鞭催動白龍駒。崔郎也跳雕鞍上,斜帶絲韁送別去。十裏長亭方始轉,劉國丈,合家陸路出京畿。慢言一眾登程事,且把都中大概提。
卻說忠孝王等送至十裏長亭而返,劉郡主候送父母起身之後,遂辭表叔嬸,歸正府中來。
雖則思親意痛酸,王爺撫慰自周全。公姑慈愛夫君好,也把愁腸撇一邊。且說江媽隨郡主,自後王府顯軒然。皮裘紫襖天天暖,爛肉肥雞口口鮮。提起便言真受享,我娘兒,功勞敢說大如天。隻因曾救王爺命,庵內還同郡主潛。受盡千辛和萬苦,今日裏,方才不慮吃和穿。這些言語常常有,她尚且,諸事之中要占先。
話說這個江媽,自倚著母子有功,諸事僭強占上。知得蘇娘子也是個乳母出身,見她與太王妃同行同坐,心中著實不甘。在背後說道:她是個乳母,我也是個乳母,為什麼無功的坐著,有功的立著?自此常時走到宮中見蘇娘子,見蘇娘子坐時,她也坐在旁邊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