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獎功臣並賜良姻(2 / 3)

少年天子口應然,民若安時國亦安。伏賴赤心文共武,人人為我定江山。今朝得見慈顏喜,兒甚感,酈相明堂薦大賢。不但英雄齊奮力,且兼女子亦當先。長華衛女齊采見,母後當時可細看?馬上殺人經大敵,看她們,容儀毫不帶凶端。君主稱讚雙奇女,太後娘娘含笑言。

啊唷,正是,那女侯、女伯好兩個絕色的佳人。

勇退番兵有大功,果然閨閣出奇英。儀容端莊如妃後,言語聰明是貴人。聞說她們猶未配,官家何不早調停。中宮已歿劉皇後,何妨在,兩個之中立一人?況且征東諸將帥,結為羽翼已齊心。皇家稍有相輕處,必定忠臣變佞心。況複他們俱一室,少年天子易欺淩。立其愛女為皇後,骨肉相關不異心。再者健才劉國丈,欺心不法太傷倫。皇兒如若心偏護,皇甫門中有變更。一統江山難得掌,相機行事好為君。成宗天子連聲諾,含笑開言欠欠身。母後呀,平江熊浩正青年,其婦初亡未續弦。兒賜勇娥為繼室,從公判斷好姻緣。女侯女伯惟侯在,未向亭山其父言。聖母若然觀中意,兒當立刻謝亭山。但愁此女曾為將,隻恐她,不服宮幃法度嚴。已故中宮情性順,又遵婦道會承歡。雖多暗忌嬪妃等,卻未嚐,任意胡為動了蠻。殺將斬旗皇甫女,召來隻恐不如前。如其有法從公治,伊父全家心又寒。若為此情容忍過,長華仗勢更當權。因而忖度難成事,惟願娘娘出訓言。太後聞言微點首,重攜禦手道情端咳!

皇兒呀!正為長華厲害,所以要納入宮中。

初入宮驚不可輕,廣加敬禮廣加思。頻將忠孝殷勤諭,再把奸佞比並雲。彼如聽時名望重;自然蓄誌做賢人。劉門父子嚴加治,這叫做,打草驚蛇計可行。皇甫一門觀榜樣,自應悚懼用忠心。明君治世宜如此,惟要皇兒早處分。天子聞言稱領命,欣然就要下綸音。

話說元天子因聽太後之言,龍心已決。遂下一封玉詔,欽差文華殿大學士梁鑒、龍圖學士孟士元,往武憲王寓內議親,即行複旨。

二相當朝奉聖宣,飛騎寶馬不遲延。當空羽蓋團團罩,擺道旌旗宕宕翩。一到尹府人急報,武憲王,正門大啟接朝官。隻見那,中門開處一重重,香案高排接宰公。皇甫亭山身俯伏,孟梁二相立當中。當堂開讀君王詔,原來是,要召閨英立正宮。皇甫亭山無抗逆,三呼萬歲謝天榮。

陛下呀!

臣女愚癡未足當,敢蒙齊體並君王。已加上位叨恩極,複受天家雨露長。今日一封丹詔下,定期當送入昭陽。亭山再拜三呼畢,二相趨前把禮行。

啊唷國丈大人,恭喜令千金就是皇後娘娘了。

忠孝門風獨占場,女為皇後子封王。這般富貴人間少,方叫做,惡者冷時善者昌。皇甫亭山忙稱禮,此時聖旨供高堂。傳請夫人小姐出,更及東平忠孝王。玉詔下來加寵渥,合門望北謝恩光。雲牌三叩方才罷,小姐夫人已出堂。香氣襲人風細細,聲隨步韻鏘鏘。齊登紅毯行臣禮,並正宮袍謝聖王。拜罷起身方退步,東平千歲已參將。隨移香案居中供,尹王妃,笑挽千金轉後廊。

話說尹王妃謝恩已罷,同女侯齊入後堂。隻見尹禦史夫妻,蘭台姊,及女伯衛勇娥,一齊正衣恭候,兩下裏,還跪著仆婦丫鬟。

一見來時往外迎,合門寶眷口稱臣。尹爺進跪袍鋪地,祝氏行參袖拂塵。公子千金齊叩首,勇娥女伯急躬身。三呼皇後千千歲,驚動登舟拜霧人。

啊唷,舅父母,表姊弟,奇英賢姊,快快請平身。

至親骨肉有何嫌,休論君王國禮嚴。舅父舅娘俱若此,令奴心內怎生安。女侯言訖言聲請,已受王封禮不還。尹氏王妃忙請起,眾皆隨入畫堂間。

話說女侯一進內堂,外邊二欽差已去複命。武憲王父子隨後進來,要行君臣的大禮。

長華側立說休行,雖受王封是親生。國禮不當家禮可,況奴猶未入宮門。今朝主上加恩寵,愧隻愧,得罪爺娘與長親。忠孝王爺和父母,俱是略跪便抬身。合堂作賀齊齊畢,皇甫千金西院行。歸到集雲堂內坐,深藏繡閣隱芳形。三餐俱在房中進,不至前堂二扇門。祝氏夫人和小姐,朝朝一次請安寧。若然皇甫千金出,合府之人總跪迎。因此長華難盡禮,惟差女伯致殷勤。玉詔已傳遲不得,武憲王,夫妻料理女成婚。

話說武憲王夫婦竭力治辦妝奩。有那些奉承顯貴的官兒,也有送珠寶的,也有送金銀的,也有定製了彩鳳冠送來的,也有費重價買了繡龍袍送來的。就是劉侯門下幹兒,也個個乘間奉趨。送的明珠彩緞,白璧黃金,都是用的東西,好不體心貼意。這一番治辦妝奩,盡是滿朝幫助,至於自己家中,不過略略加添而已。

烏台府內好匆忙,官宦家中陸續行。四盆八盤俱送嫁,珠冠玉帶共添妝。爭誇富貴人人善,賭賽豐盈個個強。禮物紛紛收不盡,自家毫不費心腸。慢談備辦妝奩事,且表成宗小帝王。

話說元天子聞二相複命,已知女侯親自謝恩,不覺龍心大喜。準於七月十一日行聘,十六日迎婚。

太後欣欣喜不凡,親臨寶庫選奇珍。至期大奏鈞天樂,梁孟二公押聘行。百姓掃街填赤土,軍民繞戶掛紅燈。內官二百抬宮聘,整整齊齊一路行。大炮三聲臨尹府,風飄彩幔啟中門。至親父子同迎接,排香案,望北三呼謝了恩。聘禮排開二十桌,金輝碧耀果奇珍。九宮八卦娘娘服,地裏山河國母裙。龍鳳珠冠明燦燦,雙龍寶帶冶晶晶。千端彩緞千端錦,萬兩黃金萬兩銀。繡袍花袖層疊疊,金釵玉鍾擺紛紛。果然富貴惟天子,聘禮真教值連城。款待欽差重複命,王親國戚共趨庭。謝恩又拜元天子,年少君王大喜忻。口口隻呼皇國丈,聲聲惟叫老王親。亭山父子連名稟,謝過恩時退午門。天子散朝歸正院,呼人鋪設洞房門。雕窗畫檻真幽靜,繡幔珠簾盡換新。隻為未更劉後榻,朝廷怒譴內官們。恐防不利新王後,另換龍床入寢門。鋪設諸般親禦點,良期一到要成婚。時逢十五黃昏晚,元天子,端坐宮中下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