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老工人方玉蘭放“炮”(1 / 3)

我們院裏五家人,夏天晚飯後,時常在院子中間的石榴樹下納涼聊天。我們五家人不在一個工廠工作,所以,天天見麵都有新聞。因為雨,幾天不納涼,今晚見麵要講的東西自然不少。不過,工夫不大,大夥的話還是少了,一齊把眼光轉向四平八穩地躺在一旁的寶林。

寶林是儀表廠的工會宣傳幹事。接觸的人多,看的書多,見識廣,滿肚子的故事總也講不完。有書上的,有傳說的;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真實的,也有編造的。所以,他一直是我們小院納涼聊天的台柱子,壓軸的總是他。

寶林見大家收住了話頭,明白該自己出場了。他從躺椅上坐起來,說:“這幾天,我正在整理我們廠一位老工人的先進事跡。今天,我給大夥宣傳宣傳她吧!這位老工人叫方玉蘭,又叫‘方大炮’……”

“哪個‘方大炮’?是不是報紙上介紹過的那個姓方的‘管得寬’?”一旁的蘭珍打斷寶林的話,插嘴問道。

“就是她。你們就聽我講講她最近放‘炮’的事吧。”

了解方玉蘭的人,無不為她這個男性化的“方大炮”外號叫屈。大夥說,叫“大炮”詞不達意,隻能反映她仗義、剛直的男性性格;蘭珍剛才說的“管得寬”才反映出一位老工人的主人翁品格。我們廠工會王主席就是要為她“正名”的一個。這事還得從王主席挨了方玉蘭一“炮”說起。

今年“五一”節前的一天中班,青工小劉的床子出了故障,運行中一個繞包頭飛出來砸在她腳上,頓時右腳鮮血淋淋,痛得她喊爹叫娘,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方玉蘭見狀,一邊鼓勵她“堅強些”,一邊招呼人照顧她;然後和班裏幾個人急急忙忙朝廠值班室跑去,想要救護車送醫院。

這天晚上,廠領導值班室的領導就是工會王主席。老爺子是全廠有名的棋迷,這時候正和食堂值班的廚師“殺”得難解難分。方玉蘭帶領人衝進門,他隻抬起頭掃了一眼就又盯住了棋盤,忽聽得“要救護車!”他頭都沒抬就回了一句:“現在沒有車,明早上去嘛!”接著就旁若無人地催促對手:“該你了,快走!”對手遲疑地望著他,終因位卑無言,伸手動自己的棋子。

見此情景,夥伴們氣惱地望著方玉蘭,等她拿主意。方玉蘭起初還想說明一點情況,爭取隨便弄個什麼車都行,廠裏還有其他車啊!可看到王主席沒事人似的神氣,她的臉上一下子竄滿了烏雲,兩道眉毛擰成個疙瘩,沉吟片刻,心裏掛念正流血的小劉,頭一擺朝門口走去……忽然,她又停住腳步,轉身瞪著王主席穩坐釣魚台的架式,她的麵孔被憤怒扭扯得變了形……

突然,方玉蘭大步上前,一聲不吭地將棋盤掀了個底朝天,然後回身一揮手,帶著幾個夥伴氣昂昂地邁出了廠領導值班室。兩個“對手”愣在那兒,她們看都沒有回頭看一眼。

大夥一出門就唧唧喳喳地議論開了。這個說:“王主席太不像話了!看那個德性,恐怕失了火他也會說明天才有救火車。”那個說:“就是確實沒有車,他表示一點關心,我們的心裏也好受些。我真想把他拖到車間去體驗體驗!”……方玉蘭卻一聲不吭,她在盤算怎麼救小劉。

回到車間,她立即找來一輛送料的架子車,大夥連拉帶推把小劉送進了職工醫院……

半夜回到家,方玉蘭橫豎睡不著。閉上眼,眼前就出現小劉的血、汗珠……翻過身來,再翻過身去,耳邊又響起王主席急迫催促:“該你啦……”她由王主席又想到廠裏某些領導為官的三點“法則”:職務高一點,權力大一點,事情少一點……想過來,想過去,越想越難受。雖然隻是四月天氣,她卻感到渾身燥熱難當,幹脆爬起來,叫醒了夢中的中學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