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給老師送禮(2 / 2)

有一次聽一個朋友說,她每年的教師節都給孩子的老師送一張超市的購物卡,一次送一千元。她說,其他家長都送,她不送怕老師對孩子不好。我質疑說,孩子的老師並不隻一個,每科老師都送的話,那得送出去多少錢呀。朋友說,就送主科老師。如果把語文、英語和數學看作主科,也就是說,每年朋友得送給老師三千元的購物卡。我這個朋友在一個小城市生活,收入並不是很高,可為了孩子,她不得不表現得很大方。

如此看來,教師節給老師送禮,最初跟老師並沒有關係,畢竟老師是被動收禮,沒人送,便沒得收。怪隻怪有些家長把社會上請客送禮的風氣帶到了學校,汙染了學校這塊淨土。而更多的家長愛子心切,怕孩子受委屈,看到別人送禮,便不甘落後。某些家長還存在麵子心理和攀比心理,總想比別人送得多一些。於是,教師節的送禮之風便越刮越猛,日久,還助長了某些老師的貪欲。

家長悄悄地背著孩子給老師送禮,孩子不知情,還能保留孩子內心的那份純粹。讓人難過的是,我曾親眼看到,有的家長在教師節讓孩子提著非常貴重的禮品送給老師。不知道這些家長是如何想的,但我覺得,這種做法隻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覺得錢可以搞定一切,會讓他在現在的學習乃至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去努力,而想著用投機的辦法達到目的。這樣的結果,我想也是一心為孩子著想的家長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教過女兒的老師很多,我們從來沒有給任何老師買過貴重的禮物,印象中,一束花便是花錢最多的。女兒上中學後乃至上了大學,在每年的教師節,都會回到曾經就讀過的學校去看望不同階段的老師,大多時候都是給老師買一支康乃馨。就算這樣,在我的感覺裏,老師們對女兒都挺好的,沒有絲毫的刻意輕慢。

我當老師的那些年,偶爾也會被家長請吃飯,不過,吃過飯後該對孩子什麼樣還是什麼樣,不請我吃飯的家長,他的孩子我也會同樣對待,並沒有什麼別的想法。我想,大多數的老師應該和我是一樣的,是有最起碼的職業道德的,不會因為家長送了禮就會特殊照顧某個孩子,也不會因為家長不送禮就怠慢孩子甚至給孩子穿小鞋。

至於個別老師的行為,應該不具有普遍性。退一步講,即使孩子的老師真的因為送禮的輕重而對孩子特殊對待,一個因為父母送禮,而非靠自己的能力、學識、努力而受到老師另眼相看的孩子,能夠認識到一個人努力拚搏的重要性嗎?能夠得到真正的努力和成長嗎?日後進入社會,麵對殘酷的競爭,失去了父母的庇護,他拿什麼出人頭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其實,對於一個老師而言,最想得到的是家長對學校教學的配合和對老師的尊重,也希望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就算是收禮,也喜歡收到那些來自孩子的具有紀念意義的禮物,並不見得越貴越好。做老師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家長和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對老師畢恭畢敬,孩子一畢業就形同路人。

孩子學習好不好、成不成材,有很多的影響因素,孩子的天生資質是一方麵,個人的努力是一方麵,與家庭的教育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當然,老師的教學很關鍵,但一定跟給不給老師送禮沒有絕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