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引導,健康上網(1 / 2)

總之,在生活中缺少肯定和鼓勵的孩子容易沉迷於網絡,那些除了學習就沒有別的課餘生活的孩子也容易沉迷於網絡。

所以,要想讓孩子科學上網而不至於迷戀網絡,我們家長在引導孩子上網方麵要做一些工作。

我感覺女兒一直沒有那麼癡迷網絡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女兒用大量的課餘時間閱讀課外書。

因為女兒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而且家裏到處放的是書,她更方便接觸的是書,所以有空她就會看書,畢竟網絡裏的那些遊戲或者信息沒法跟書相比。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位媽媽的幾個孩子整天沉迷於電視(那時候還沒有電腦),讓她非常頭疼,後來她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孩子們帶到附近的圖書館,去了幾次以後,孩子們便不再窩在家裏看電視了,而更願意去圖書館讀書。所以說,培養閱讀的習慣,是預防孩子上網成癮的一個好方法。我相信,喜歡閱讀的孩子就算上網,也絕對不會成癮的,頂多會把網絡變成生活的調味品。

第二,學習之餘,我們給女兒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比如周末帶她去郊遊、去博物館,長假去旅遊,就算平時也會在晚上她寫完作業的時候,鼓勵她約上小朋友去運動等,這些健康快樂的活動把她的時間占得很滿,她無暇顧及網絡。女兒有不少這樣的小夥伴,因為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他們並不迷戀網絡。

第三,滿足孩子的內心渴望。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愛、接納、肯定、讚賞、尊重,如果這些渴望能被滿足,他們的言行就會比較正常,否則就會出現偏差。日常生活和學習,對女兒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會很滿足並讚賞、誇獎她,就算她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也都采取忽略或者鼓勵的方式。爸爸媽媽一貫的接納、肯定,不斷滿足著她內心的渴望,不斷的誇讚和鼓勵又讓她時時有成就感,所以,她便沒有必要到虛擬的網絡世界尋求安慰。

第四,我和先生都不玩遊戲。

雖然我和先生當時都在網絡公司上班,但我們都是利用網絡來工作,從不玩網絡遊戲。我想這便是父母的示範和榜樣作用,我和先生不玩遊戲,女兒便沒有機會了解遊戲,也就不怎麼去玩了。

現在有些小學生的父母本身就是遊戲迷,回到家一有空就玩,如此,孩子怎麼會不玩遊戲呢?我的一個朋友,發現兒子喜歡遊戲,便抱著了解兒子為什麼那麼喜歡的心理也開始玩遊戲,結果,他比兒子玩得還上癮。後來,他再說兒子的時候就沒有了底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網絡遊戲裏,那麼做父母的應該率先垂範,遠離網絡遊戲。

第五,不把電腦放在孩子的屋子裏。

我在女兒上高中前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我家的電腦從書房搬到了客廳。這麼做是防止女兒上網的時候瀏覽不健康的信息,或者單獨在一個屋子裏上網,不能控製時間。雖然女兒並不迷戀網絡,我還是做了預防工作,感覺還是有效的。我認為小學生的家長也可以這樣做,尤其不要把電腦放置在孩子自己的屋子裏。

總之,在生活中缺少肯定和鼓勵的孩子容易沉迷於網絡,那些除了學習就沒有別的課餘生活的孩子也容易沉迷於網絡。

所以,要想讓孩子科學上網而不至於迷戀網絡,我們家長在引導孩子上網方麵要做一些工作。

我感覺女兒一直沒有那麼癡迷網絡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女兒用大量的課餘時間閱讀課外書。

因為女兒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而且家裏到處放的是書,她更方便接觸的是書,所以有空她就會看書,畢竟網絡裏的那些遊戲或者信息沒法跟書相比。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位媽媽的幾個孩子整天沉迷於電視(那時候還沒有電腦),讓她非常頭疼,後來她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孩子們帶到附近的圖書館,去了幾次以後,孩子們便不再窩在家裏看電視了,而更願意去圖書館讀書。所以說,培養閱讀的習慣,是預防孩子上網成癮的一個好方法。我相信,喜歡閱讀的孩子就算上網,也絕對不會成癮的,頂多會把網絡變成生活的調味品。

第二,學習之餘,我們給女兒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比如周末帶她去郊遊、去博物館,長假去旅遊,就算平時也會在晚上她寫完作業的時候,鼓勵她約上小朋友去運動等,這些健康快樂的活動把她的時間占得很滿,她無暇顧及網絡。女兒有不少這樣的小夥伴,因為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他們並不迷戀網絡。

第三,滿足孩子的內心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