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你現在就要聽著狙擊手所隨要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技術的要領了,對於一名狙擊手來說,強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誌是必備的前提條件,而好槍法隻是基本的素質而已。對於狙擊手的訓練,除了要求其貫徹狙擊概念和熟練掌握武器係統外,還包括如何計算風差影響和測距,要學會潛伏行進,選擇戰術機動路線,構築射擊陣地,隱蔽地進入和撤出陣地,觀測和發現隱藏的目標等。狙擊手還要善於觀察戰區,確定可疑聲音的方位,善於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進行偽裝,能夠迅速機動,具備忍受長時間潛伏的能力等。此外,狙擊手還需要準確判讀地圖和戰場航拍照片的能力,這往往能夠幫助狙擊手迅速、安全地進入和撤離陣地和戰場。而作為一個狙擊手來說,通常會在行動之前就製定兩個以上的撤出路線,而安全撤退計劃早在進入陣地前就已製定好了。”
說完這些,陳向國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要做到對自己的武器非常熟悉,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看一下你手上的這把槍,其實,你手上的這把槍,雖然穿甲能力好,但是殺傷力卻是一般,而且,槍上的瞄準鏡來說就像人的眼睛一樣重要,你看88式5.8mm狙擊步槍采用了光學和機械2種瞄具。光學瞄準鏡具有3~9倍連續可調的放大倍率,分劃內裝定,調整簡便,可快速精確瞄準目標;光學瞄準鏡采用燕尾座與槍結合,由旗形手柄緊定,裝卸快捷,重複裝定精度高,不影響準確度。機械瞄具直立時有可靠的定位,經試驗長期重複扳倒與豎立,磨損量甚少,對射彈散布影響甚小。所以你看,一個瞄準鏡對於一把狙擊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下麵我給你一些公式,你牢牢記在你的腦海裏麵,因為等一下,你這射擊每一槍的時候都要運算一次。心算能力也是狙擊手所要具備的條件之一。”陳向國說完後邊從口袋中掏出一些白紙和一支筆,不停的在上麵寫公式,並且一邊寫,一邊認真的對趙傑進行著講解。
在解說完計算公式後,陳向國又對趙傑說道:\"現在你懂的了如何射殺知道距離的敵人的公式,那我就告訴你如何測量風速,和距離等方法。每一個合格的狙擊手都會知道使用瞄準鏡測距盡管快捷準確,但隻會依靠瞄準鏡測距的射手還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狙擊手。在戰場這個環境多變的‘場地’中,很多情況下我們的狙擊手都是無法使用瞄準鏡測距的,這時,狙擊手必須使用一些簡便的方法來判定距離。”
說完這些,陳班又馬不停蹄的說道:“第一種就是跳眼法。跳眼法是中國軍隊常用的簡便測距法:觀測者閉上右眼,右手臂向前伸直,豎起大拇指。在目標上選擇一個點,以大拇指左側與之對準。手臂不動,再用左眼觀測,記住此時大拇指左側對準的位置,並估算該點距離遠目標點的距離,然後乘以10倍,便是觀測者與目標間的距離。其原理是人兩眼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距離。經驗不足的人使用跳眼法會產生較大誤差,不久前去世的誌願軍優秀狙擊手張桃芳最擅長此法。在上甘嶺狙擊戰中,張桃芳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沒有本性瞄準鏡,測距主要依靠目測,而3個月斃敵214名的戰績,也證明了熟練使用跳眼法測距的準確度。”
“而且據資料記載,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勤人員也有一種簡便的拇指測距法,與跳眼法不同,這種測距法的目標隻能是步行的人。測距者將右臂伸直,豎起大拇指,對準目標。如果目標一步剛好跨越了整個指甲的寬度,距離約為50碼,2步100碼,3步150碼,4步200碼。這種方法的測量極限隻有200碼,因為如果拇指寬度進行5以上的等分,誤差將會大大增加。在遠距離測距時,西方特種部隊還流行一種‘足球場測距法’。狙擊手可以借助熟悉的足球場長度(約為100碼)將待測距離分為幾段來估測。當距離超過500碼時,‘足球場測距法’的誤差就比較大了,這時狙擊手可以先在自己與目標之間選擇一個中間點,然後用‘足球場測距法’測量這半程的距離,之後加倍便得到所求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