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狙擊方法(1 / 2)

“無論是跳眼法、拇指測距法,還是“足球場測距法”,由於都是主觀判定的,因此誤差也是在所難免的。為了求得一個較為準確的數值,狙擊小組可以采取幾個隊員分別測量,然後取平均值的辦法,這要比一個測定的數值準確。如果一名狙擊手足夠細心,他會發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可以為測距提供準確的參考。電線杆是最典型的例子。通常,為了節省開支,任何一家電力公司都會盡可能少地埋設電線杆,並且電線杆之間的間距是固定的。當然,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有可能會加裝一根電線杆,這在測距時要注意到。此外,還有一些常識需要在測距中注意。測量時顯得比實際距離近的情況:1.從高處俯視時2.沿直線(如公路、鐵路)觀測時3.目標在雪地、沙漠等平坦表麵時測量時顯得比實際距離遠的情況:1.仰視時2.目標處在峽穀、高牆等高大的物體附近時3.目標處於較小的視場內,如穿越小巷時修風偏,高手的終極技術一位著名的射手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般射手研究彈道,高手研究風。聽起來玄機四伏,卻一語道出了射擊的精髓。首先,修風偏隻會出現在遠距離精確射擊時。另一方麵,如果說測量距離狙擊手還可以依靠觀瞄器材,那麼修風偏狙擊手隻能靠自己的經驗。電影《生死狙擊》中,狙擊手斯瓦格受命製訂一項在1600米處擊斃要人的計劃。這種超遠距離的狙擊難度極大,子彈要在空中飛行幾秒鍾,由於目標身著防彈衣,必須要狙擊目標頭部。狙擊當時溫度、濕度、風力、風向、甚至連地球自轉的因素都要考慮進來。影片中,斯瓦格事先測定好了所有數據,在擊發前的最後一刻,斯瓦格死死盯住目標身後的旗幟,他是在測算風速和風向,以修正風偏。在那一刻,風偏一舉成為準定子彈是否命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簡單的說,作為一個狙擊手,凡事都要進行嚴密的計算和嚴謹的觀察,隻有做到這幾點,成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狙擊手。其實還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等你到了後麵,真正能夠幫助你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你的那一顆心,隻有用心去看,用心去瞄準,這樣才會到達另外的一個高度。而這種高度也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隻有你真正的到達了這個高度的時候,你也會徹底的理解我今晚所說的全部的話,那好下麵我也不再多說了,你自己就單獨進行訓練吧。”

“下麵我擔任你的觀察員,風速,距離,方向等等的數據就由我來提供給你,其他要考慮的範圍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另外,我要告訴你,這次的訓練隻是一個初步的訓練,從明天開始,你要利用空餘的時間,嚴格測量子彈的重量,雖然每顆子彈都是同一個生產商生產出來,但是子彈型號方麵雖然一樣,但這畢竟是用自動化機器大批量生產的子彈,大的變差不會出現,但是重量那些小小的偏差,這個倒是屬於正常範圍當中,而我們狙擊手就是處於那種細節決定成敗的人,小小的偏差往往會導致我們有不同的後果,等下你就直接射擊,這個我相信等一下你就會知道是怎麼的一種情況了。今天我就說道這裏吧,再多的告訴你了,你也‘消化’不了的,下麵的東西以後在教你,你現在先自己想下好,然後準備下,接著在去從實際行動中慢慢消化我剛才所說的話吧。”

教了一點自己腦海裏麵的關於狙擊手的知識後,陳班就讓趙傑一個人先想想了,然後扭頭對著其餘的八個人說道:“你們全部都聽著,下麵看我的動作,你們之後按照這個動作去做。”

隻見陳向國整個人臥倒在地上,把槍架起在麵前用沙包堆起來的土堆上,用肩膀頂著槍,一隻手扣著扳機,另外的那隻手扶住槍支,固定槍的位置,眼睛瞄著前方,聚焦在靶子上,隻聽見,砰砰砰·三十聲槍響後,陳向國站起來,讓李田跑過去報靶,不用幾分鍾,李田就跑了回來說道:“報告班長,靶子上麵中彈的部位都是紅心位子,至於中了多少槍,我···我數不清楚了,因為子彈太過密集了,導致我經常混肴,數著數著就出錯了。”

陳向國聽到自己的成績後,表情非常平淡,一絲都沒有任何高興的表情,隻是用平淡無奇的語氣說道:“這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隻要你們打過的子彈過萬發,我相信你們這裏,每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完成這樣的動作,因為,所有的射擊高手都是用子彈鋪出來的,給你們足夠的時間和子彈,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像我這樣或者超越我的射擊高手,我告訴你們我的一件糗事,那就是我當初訓練開始的時候,我打了三十槍,才命中了七槍,但是卻沒有一槍是命中中心的那個紅圈。”說到這裏,譚楓他們幾個都驚訝了,第一次訓練就有這麼好的成績,還說什麼“才命中七槍”這不純粹是打擊我們的積極性的嗎!!!看到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打擊的樣子,陳向國捏捏了嗓子,然後接著說道:“但是我那天訓練的時間並不像現在是晚上,什麼都看不到的,我那時候訓練的時候是大中午,光線非常充足。那時候,我還被別人嘲笑我,說我是個瞎子,就一百米射擊距離,命中率居然這麼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