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野生蔬菜的食用及加工(1 / 3)

(2) 人工幹燥法將預處理野生蔬菜放入烘房、太陽能幹燥室進行幹燥,也可以使用機械幹燥的方法進行幹燥處理。一是烘房幹燥。烘房種類多種多樣,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兩爐一囪回升溫式烘房,這類烘房具有保溫性能好、升溫快、節約能源、結構簡單、造價低、熱能利用率較高等優點。烘房由房屋、加熱升溫設備、通風排濕係統和裝載設備四部分組成。二是遠紅外線加熱。遠紅外線加熱具有幹燥速度快、質量好、節約能源等優點。

3. 回軟

為防止野生蔬菜幹製品貯藏期間發生變質、蟲蛀和黴爛,需要對製品進行回軟、防蟲及包裝處理。野生蔬菜回軟的目的是使製品變軟,水分均勻一致,方法是幹燥後剔除過濕結塊、碎片及其不合要求部分,冷卻後立即堆積蓋嚴,回軟1~3天,使原料含水量一致,質地稍顯疲軟,便於壓塊或包裝。回軟時間不宜過長。

4. 壓塊

為使野生蔬菜幹製品縮小體積,便於包裝和貯運,一般在包裝前要進行壓縮,生產上稱壓塊。人工幹燥野生蔬菜,幹燥末期溫度保持在60~65℃冷卻,趁熱壓塊。壓塊機壓力要根據不同野生蔬菜對壓力的不同來確定,保持1~3分鍾即可。

5. 包裝

野生蔬菜幹製品一般用無毒塑料密封,再用木箱或紙箱包裝,做到防蟲防潮。

6. 貯藏

原則上在不損害野生蔬菜幹製品質量的前提下,幹燥越充分,含水量越低,保存效果越好。一般含水量降到6%以下時,變色和維生素損失都較輕,含水量大於8%時,則多數種類的貯藏期明顯縮短。貯藏溫度以0~4℃最好,最高不要超過10~14℃,相對濕度應在65%以下,並避光貯藏。食用時用開水浸泡後可炒食、做餡、做湯等。暖木葉、青檀葉等做玉米糝稀飯,色豔味鮮;蕨菜、紫萁等配肉類食用,風味很濃。

三、 製酸菜食用

野生蔬菜的酸菜製品是發酵製品。野生蔬菜在醃漬過程中,會產生乳酸、醋酸和酒精等多種物質,這些野生蔬菜發酵產生的有機酸與酒精作用生成酯,從而使得野生蔬菜的酸菜製品有芳香味。紫花碎米薺、諸葛菜等多種野生蔬菜均可作為原料,生產酸菜製品。野生蔬菜的酸菜製作前,要經過選料、除去黃葉、蟲葉及其他雜質,用清水洗淨,葉及莖可切成小段。在沸水中燙煮3分鍾左右,以葉柄煮透為宜,隨即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民間放篩、筐中濾去水分)。將野生蔬菜放入缸內,分層撒1%~2%食鹽,即每100kg野生蔬菜加入1~2kg食鹽(也可不用鹽,加蓋5~7天注入清水也可),然後注入清潔冷水(沒過菜麵3~5cm),用重石壓上,防止菜浮出水麵,約30天即可取食。野生蔬菜醃製過程中,每隔10天左右將菜缸裏的水舀出一部分,灌入清水替換。

(2) 人工幹燥法將預處理野生蔬菜放入烘房、太陽能幹燥室進行幹燥,也可以使用機械幹燥的方法進行幹燥處理。一是烘房幹燥。烘房種類多種多樣,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兩爐一囪回升溫式烘房,這類烘房具有保溫性能好、升溫快、節約能源、結構簡單、造價低、熱能利用率較高等優點。烘房由房屋、加熱升溫設備、通風排濕係統和裝載設備四部分組成。二是遠紅外線加熱。遠紅外線加熱具有幹燥速度快、質量好、節約能源等優點。

3. 回軟

為防止野生蔬菜幹製品貯藏期間發生變質、蟲蛀和黴爛,需要對製品進行回軟、防蟲及包裝處理。野生蔬菜回軟的目的是使製品變軟,水分均勻一致,方法是幹燥後剔除過濕結塊、碎片及其不合要求部分,冷卻後立即堆積蓋嚴,回軟1~3天,使原料含水量一致,質地稍顯疲軟,便於壓塊或包裝。回軟時間不宜過長。

4. 壓塊

為使野生蔬菜幹製品縮小體積,便於包裝和貯運,一般在包裝前要進行壓縮,生產上稱壓塊。人工幹燥野生蔬菜,幹燥末期溫度保持在60~65℃冷卻,趁熱壓塊。壓塊機壓力要根據不同野生蔬菜對壓力的不同來確定,保持1~3分鍾即可。

5. 包裝

野生蔬菜幹製品一般用無毒塑料密封,再用木箱或紙箱包裝,做到防蟲防潮。

6. 貯藏

原則上在不損害野生蔬菜幹製品質量的前提下,幹燥越充分,含水量越低,保存效果越好。一般含水量降到6%以下時,變色和維生素損失都較輕,含水量大於8%時,則多數種類的貯藏期明顯縮短。貯藏溫度以0~4℃最好,最高不要超過10~14℃,相對濕度應在65%以下,並避光貯藏。食用時用開水浸泡後可炒食、做餡、做湯等。暖木葉、青檀葉等做玉米糝稀飯,色豔味鮮;蕨菜、紫萁等配肉類食用,風味很濃。

三、 製酸菜食用

野生蔬菜的酸菜製品是發酵製品。野生蔬菜在醃漬過程中,會產生乳酸、醋酸和酒精等多種物質,這些野生蔬菜發酵產生的有機酸與酒精作用生成酯,從而使得野生蔬菜的酸菜製品有芳香味。紫花碎米薺、諸葛菜等多種野生蔬菜均可作為原料,生產酸菜製品。野生蔬菜的酸菜製作前,要經過選料、除去黃葉、蟲葉及其他雜質,用清水洗淨,葉及莖可切成小段。在沸水中燙煮3分鍾左右,以葉柄煮透為宜,隨即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民間放篩、筐中濾去水分)。將野生蔬菜放入缸內,分層撒1%~2%食鹽,即每100kg野生蔬菜加入1~2kg食鹽(也可不用鹽,加蓋5~7天注入清水也可),然後注入清潔冷水(沒過菜麵3~5cm),用重石壓上,防止菜浮出水麵,約30天即可取食。野生蔬菜醃製過程中,每隔10天左右將菜缸裏的水舀出一部分,灌入清水替換。

在民間以刺兒菜等為原料,除去老根、黃葉和其他雜質用開水浸燙,加少許小米湯或麵湯,加蓋悶放數日,發酸後即可作酸菜食用;也有將蕨菜用開水燙過後,用清水漂上3天之後,一直可以食用一個月左右,這樣的方法可以將蕨菜作為涼菜,也可煮或炒。在貴州地區是將挖來的野生蔬菜曬到半蔫時,用清水洗幹淨,晾幹,切成小塊,加入適量醪糟、幹辣椒麵、鹽及白酒均勻混合,放入壇子中,一周後即可食用,味道也很有特色,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