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說讀者群是最高的評判,那麼廣大讀者給茨威格戴上的桂冠所放射的光
彩,絕不遜色於任何一種文學獎。
茨威格的名字不僅傳遍世界,而且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來到中國。
一九二五年,中國學者楊人楩在當年《民鐸雜誌》第六卷第三號上發表自己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的撰文《羅曼羅蘭》,他在文中就已提到了S刺外格(按,即斯蒂芬茨
威格)的名字。三年以後,即一九二八年,《羅曼羅蘭》在上海由商務印
書館出版,封麵題有:《羅曼羅蘭》,刺外格著,楊人楩譯。這是中國出版
的第一部茨威格的作品。顯然,與其說楊人楩介紹的是茨威格,毋寧說介紹
的是羅曼羅蘭。不過,楊人楩當時已發現茨威格同樣是一位文學巨匠。他
在該書的《譯者序言》中寫道:“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羅曼羅蘭的價值,同
----------------------- 頁麵238-----------------------
時也可以看出作者、(按,指茨威格)本身的價值。“話雖隻有一句,但這
是茨威格在中國獲得的最早評價。一九囚一年,中國《現代文藝》第三卷:
第一期發表了題為《褚威格及其作品》一文,這可能是在我國發表的最早評
述茨威格的文章,但作者不是中國人,而是他的摯友羅曼羅蘭,譯者陳占
元。《現代文藝》是我國抗戰時期於一九四○年在福建永安創辦的文藝刊物。
早在該刊的創刊號上就載有茨威格的文章:《托爾斯泰的思想》(S褚威格
著,許天虹譯)。這可能是最早介紹到中國來的茨威格的散文。就筆者所見,
最早介紹到中國來的茨威格的小說,是他的中篇《馬來亞的狂人》(Amok),
譯者陳占元,在一九四一年出版的《現代文藝》第三卷第一至第六期上連載,
爾後又作為《現代文藝叢刊》的第二輯出過單行本 (改進出版社出版)。一
九五一年上海海燕書店出版了茨威格的《巴爾紮克傳》(署[奧]支魏格著,
吳小如、高名凱合譯)。應該說,我國大量介紹茨威格的作品,還是二十世
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事。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版的茨威格的書籍有:《斯
蒂芬茨威格小說四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三人書簡—高爾
基、羅曼羅蘭》。
茨威格書信集)、《斯茨威格小說選》、《同情的罪》、《麥哲倫的
功績》(範信龍等譯)、《茨威格小說集》、《永不安寧的心》《愛與同情》、
《麥哲倫的功績》(俞啟驤等譯)、《茨威格傳奇作品集》、《人類的群星
閃耀時》等等。迄至今日,中國翻譯一位德語作家的作品,就其數量和版本
之多而言,茨威格僅次於歌德。這一事實勝於一切雄辯的讚美之詞。
茨威格是心理描寫的大師,是刻劃細節的巨匠,文字雋永,行筆流暢。
他以詩人的感情、小說家的技巧來再現曆史,熔哲理於抒情。因此,任何盡
人皆知的曆史事實,在他的筆下便會變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他的曆史傳
記作品,不以翔實見長,而以刻劃曆史人物的心態和描繪時代的氛圍取勝。
《昨日的世界》便是這類作品的典型。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