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亞伯拉罕S沃爾夫羅森巴克 (AbrahamS.WolfRosenbac,一八七六—一九五二)美國書籍收藏家,
著有《不能發表的回憶錄》(TheUnpublish— ableMemoirs,1917)等書。
① 羅歇馬丹杜加爾(RogerMartinduGard,一八八一—一九五八),法國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蒂博
一家》 (LesThibault )。
----------------------- 頁麵182-----------------------
我也是到那些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如布洛涅或蒂拉諾或第戎這樣一些外省
的小地方。我覺得,在住過那些令人厭惡的豪華大飯店之後,住在小旅館裏,
無人知道自己的行蹤,起居行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是最舒服不過的事。
後來,盡管希特勒從我身上奪走了許多東西,但是唯有這種美好的回憶——
我曾按照自己的意願又過了十年享有充分內心自由的歐洲式生活—是他既
不能沒收,也不能從我心中磨滅的。
在眾多的旅行中,有一次旅行曾使我特別興奮,也使我受益匪淺:那就
是去往新的俄國。一九一四年,戰爭爆發的前夕,我正寫著一本關於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書,當時我就為此行作準備了;可是戰爭的流血場麵打斷了我的
計劃,自那之後,又有一種顧慮妨礙著我的打算。由於布爾什維克的實驗,
俄國對一切有知識的人來說,成了戰後最富有烴力的國家。有的人熱情地讚
美它,有的人瘋狂地與它為敵,但都沒有確切的了解。由於宣傳與同樣激烈
的反宣傳,沒有人能清楚地知道那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人們知道,那裏
正在進行一些全新的嚐試,不管那些嚐試是善是惡,它們很可能決定我們這
① ②
個世界的未來形式。肖伯納、威爾斯 、巴比塞、伊斯特拉蒂、紀德以及其
他許多人都去訪問過那個國家,當他們回來時,有的熱情滿懷,有的失望沮
喪。要不是那種希望用親眼目睹的事實來得出自己印象的想法也同樣引誘著
我,我很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在思想上曾非常想了解那些新事物的人。我的書
在那裏流傳甚廣,不僅有馬克西姆高爾基為我撰寫了序言的全集,而且還
有價值幾個戈比的廉價小版本深入到廣大群眾之中。當然,我肯定會在那裏
受到很好的接待。不過,仍然有妨礙我成行的因素,那就是在當時到俄國去
的任何旅行,本身就已經意味著一種表態;而且要我這個對教條主義和政治
性的事情最為深惡痛絕的人,在對一個難以預測的國家進行幾個星期的一般
性觀察之前就公開表示讚許或者否定,要我對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先發表自
己的判斷。所以,盡管我有熱烈的好奇心,卻下不了決心到蘇維埃俄國去。
一丸二八年初夏,我收到了一封邀請信,要我作為奧地利作家代表團的
成員到莫斯科參加紀念列夫托爾斯泰誕辰一百周年的慶祝活動,目的是要
我在紀念晚會上發表賀辭。我沒有理由回避這一次機會,因為這是一次超黨
派的活動,從而使我的訪問失去政治色彩。托爾斯泰作為非暴力的信徒,不
是一個布爾什維主義者。由於我寫的關於他的書已有數萬冊在那裏流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