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我在談話中從他那裏知道了許多關於東方之謎。在我回國之後,我仍

然和豪斯霍費爾一家保持著友好的聯係。我們互相通信,並且在薩爾茨堡和

慕尼黑兩地進行互訪。因一場嚴重的肺病,豪斯霍費爾在達沃斯或者阿洛沙

②呆了一年;由於離開了軍隊,反而促使他去鑽研軍事科學;康複以後,他便

又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一名指揮官。德國戰敗時,我以極大的同情想

起了他。我完全能夠設想,他必定痛苦萬分,因為他在戰勝國之一的日本有 ㊣思㊣兔㊣網㊣

許多朋友,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參與建立德國強國地位的工作,說不定還以看

不見的隱蔽方式參與戰爭機器的工作呢。

不久,事實證明,他是係統和全盤考慮重建德國強國地位的先行之一。

他出版了一份地理政治學雜誌。但在那次新的運動開始之初,我並不懂得其

中更深的意思—事情經常是這樣。我真誠地以為,地理政治學隻不過是要

仔細研究觀察各個國家勢力互相作用的奇特現象,即便談到各民族的“生存

空間“—我相信,這個詞是他首創的——,我也隻是按照施本格勒 的意思,

把它理解為時輪回轉中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喚起的一種和時代有關的、變化無

常的活力。即便是豪斯霍費爾的主張:要求更仔細地研究各民族的各種個性

和建立一種學術性的常設指導機構,在我看來也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我以為

這種地理政治學的研究完全有助於各民族互相接近的趨勢;說不定豪斯霍費

① 伊洛瓦底江,今在緬甸境內。

② 卡爾豪斯霍費爾 (KarlHaushofer,一八六九—一九四六),德國地理政治學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出任駐日本武官,並到過印度、緬甸、西伯利亞、朝鮮和中國北部。一次大戰後重服軍役,以巴伐利亞軍

少將銜退役。一九二一至一九三九年在慕尼黑任地理政治學研究所所長。被人稱為地理政治學在德國的創

始人。一九二四至一九四四年主辦《地理政治學雜誌》,主要著作有《德意誌民族和它的生存空間》、《日

本與日本人》、《太平洋的地理政治學》等。他和希特勒關係密切。他的思想對納粹黨徒和第三帝國的對

外政策顯然發生過不可忽視的影響。德國法西斯垮台後,於一九四六年自殺。

① 達沃斯 (Davos ),瑞士東部一小鎮,居民一萬餘人,氣候溫和,為世界著名療養地。

② 阿洛沙(Arosa),瑞士東部一小鎮,居民兩千親人,療養勝地。

① 奧斯瓦爾德施本格勒 (OswaldSpengler),德國的曆史哲學著作家,主要著作有《西方國家的沒落》,

該書英譯本題為《西方的沒落》。他本人雖不是希特勒的信徒,但他的思想在客觀上為德國軍國主義辯護,

有“納粹革命的導師”之稱。

----------------------- 頁麵108-----------------------

爾的原始意圖也確實根本不是政治性的—但我今天不能這樣說了。我當時

總是懷著極大的興趣閱讀他的著作 (再說,他在自己的書籍中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