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拙和精細完美相結合的藝術品至今還令我神往。有一次,一位朋友建議我

到大英博物館的印刷品陳列室—當時該陳列室由勞倫斯比尼恩掌管——

去看看那些有彩色插圖的書籍:《歐洲》、《美洲》、《約伯記》—那些

書籍今天已成為古書店裏的稀世珍品;而且我也真象著了迷一般。我在那裏

第一次看到了這一位富有魅力的人,他是屬於這樣一類人:他們好象長上了

天使的翅膀用各種幻象在幻想的荒野上翱翔。我曾想用幾個星期的時間更深

入地探究這位質樸而又非凡的人物的迷宮,並且打算把他的幾首詩譯成德

文。想得到一張他的親筆畫簡直成了無法克製的欲望,但是看來在當初隻不

過是一種夢想。一天,我的一位朋友阿奇博爾德GB拉塞爾—他當時

已是布萊克的最出色的鑒賞家—告訴我說,在他舉辦的展覽會上將出售一

幅“夢幻式的肖像”,根據他的(也是我的)看法,這幅《約翰國王》是布

萊克大師的最美的一張鉛筆畫。他對我說:“您對這張畫將會百看不厭”。

事實證明他言之有理。在我的書籍和繪畫中,唯有這一張畫陪伴著我三十餘

年。那位困惑的國王不時用神奇的明亮目光從牆上望著我;在我丟失和扔下

的各種物品中,這幅畫是我在四處漫遊時最思念的。我曾在大街上和城市裏

努力尋找過英國的天才,都沒有達到目的,而這個天才突然以布萊克這個真

正星宿的形象出現在我的麵前。於是,在這個世界上,又給我眾多的愛好增

添了一種新的愛好。

① 威廉布萊克 (WiIliam Blake,一七五七—一八二七),英國詩人,水彩畫家,版畫家。

----------------------- 頁麵92-----------------------

我的曲折道路

巴黎、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這種一些充滿好奇的漫

遊和飄泊,本身是十分愉快的,而且在許多方麵是非常有收獲的。但是,一

個人終究還是要有一個固定的住處,以便出去漫遊有一個出發點和有一個歸

宿。——當我今天周遊世界已不再是出於自願,而是一種被迫流亡時,我對

這一點豈不比任何時候認識得更清楚?——當時,我已有不少圖書、繪畫和

紀念品,那都是在我離開中學以後的幾年中積攢起來的。我的手稿已開始成

捆成堆。我終究不可能把這些令人高興的負擔一直裝在箱子裏,拖著它們周

遊世界。所以,我在維也納租了一小套公寓房間。但那裏並不是我的真正住

所,而僅僅是一個臨時歇腳處—法國人喜歡說得這樣透徹,也就是說,我

的生活在世界大戰爆發前一直有一種莫名的臨時感覺。我每做一件事總要告

誡自己,這件事還不是真正算數的。譬如說,我的寫作,我隻是把它們當作

在我真正開始創作前的試筆。在我與之交朋友的女人方麵,我也不乏這種臨

時的感覺。這樣一來,我在青年時代的思想感情,還不是極端負責任的,一

切憑“興趣愛好”,什麼都想體驗,無論是練習寫作和玩樂,都漫不經心。

在別人早已到了結婚、有孩子和有重要身分、並且不得不集中精力進行奮鬥

的年紀,我卻還始終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年輕人、一個初學者、一個在自己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