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主教皈依新教,為的是要激怒皇帝和天主教教士們;希特勒從他那裏搬
來了反猶太主義的種族理論,那位了不起的鼻祖曾聲稱:“猶太種族是最下
流肮髒的“。而最主要的是,希特勒從他那裏學會了使用一支肆無忌憚、大
打出手的衝鋒隊,從而也就學會了這樣一個原理:用一小群人的恐怖行為來
嚇住另一些數量比他們多得多但又老實和比較能忍氣吞聲的大多數人。希特
勒的衝鋒隊員用橡皮根衝擊會場,在夜裏襲擊對手並把他們打倒在地,從而
為國家社會主義效勞,舍納雷爾則利用奧地利的大學生聯合會會員為德意誌 ‖思‖兔‖網‖
民族黨出力。那幫大學生在大學豁免權的庇護下,開創了史無前例的毆打恐
怖手段。每當他們采取一次政治行動時,他們總是把自己像軍人似的組織起
來,高呼口號和吹著口哨,列隊遊行而過。那幫大學生把自己編成所謂“大
學生團“,臉上帶著擊劍留下的傷痕,經常聚眾酗酒鬧事,大學的講堂由他
們統治著,隻因為他們不像別的大學生僅僅戴著袖章和學生帽,而是手中拿
著粗硬的棍棒,到處尋釁。他們一會兒毆打斯拉夫族大學生,一會兒猛揍猶
太族大學生,一會兒又圍攻信仰天主教的大學生,一會兒大打意大利大學生,
並把那些手無寸鐵的人趕出大學。隻要那幫子大學生出來“閑逛”一趟(他
們把每星期六的這種逞凶示威稱為“閑逛”),必然會發生流血事件。由於
大學仍然享有古老的特權:警察不得進入講堂。所以警察不得不束手無策地
在外麵眼睜睜地看著那幫無賴學生鬧騰;警察能夠盡力的,僅僅限於當流血
受傷的人被那幫民族主義的流氓從樓梯口扔到街上以後,接著把這些人抬
走。奧地利的德意誌民族黨雖然人數極少,卻善於虛張聲勢,每逢這個黨想
①
貫徹什麼意圖時,總是把 那幫子大學生當作衝鋒隊,當巴德尼伯爵在皇帝
和帝國議會的讚同下決定頒布一項語言法令時—他原以為這項法令將會在
奧地利的各族人民間建立一種和平,看來還會延長皇朝幾十年的壽命——,
那一小撮被煽動起來的大學生團的年輕團員們,占領了環城大道,於是不得
不出動騎兵,用軍刀和槍擊來鎮壓。但是,在那非常講人道和軟弱得可悲的
自由主義時代。人們既憎惡任何的暴力騷動,又十分害怕任何的流血事件,
① 格奧爾格合納雷爾 (Georg sch(nrer,一八四二—一九二一),奧地利大莊園主和政治家,俾斯麥的
崇拜者,奧地利的德意誌民族黨的激進領袖,主張把講德語的奧地利並入德意誌帝國,主張“脫離羅馬”
皈依新教,兩度當選為奧地利國會議員,並從經濟上的排猶主義走向種族上的反猶主義。他的思想對奧地
利的激進的農民和資產階級以及希特勒都有影響。
① 卡西米爾,費利克斯巴德尼伯爵(Kasimir Felix Graf Badeni,一八四六—一九○九),奧地利政治家,
一八八八———八九五年任加利曾 (Galizien)總督,一八九五—一八九七年任奧地利總理兼內政大臣。
一八九七年巴德尼向帝國議會提出語言法令,規定奧地利帝國的所有官員都要通曉捷克語,這一法令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