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地笑著對我說:“您別瞎說了,老夥計!我的詩一九一六年才出

版。“可是當我分毫不差地向他描述了我們於一八九八年在維也納第一次看

到他的詩的那本文學小刊物的顏色和開本時,他不勝奇怪,說:“可是那本

刊物在巴黎也幾乎沒有人知道,您們在維也納又怎麼能搞到呢?“我隻能這

樣回答他:“正如您作為一個中學生能在自己的省會讀到馬拉梅的那些在當

時文學界鮮為人知的詩歌一樣。“他讚同地說:“是呀,年輕人總能替自己

發現自己想要的詩人,因為他們要從中發現自己。“事實上,在那股風尚未

越過邊界來到奧地利以前,我們就已聞到了風向,因為我們從來都是帶著靈

敏的鼻孔生活。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知識,因為我們想要新的知識,因為我們

如饑似渴地在尋找那些屬於我們和隻屬於我們—而不是屬於我們父親那一

輩和我們周圍的人—的東西。青年就象某些動物那樣對氣候的變化具有一

種特殊的敏[gǎn],所以我們青年一代比我們的教師和大學裏的師生更早地感覺

到:隨著舊世紀的結束,某些藝術見解也將告結束,一場革命或者至少是價

值觀念的改變業已開始,而他們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我們覺得,我們父輩

們那一代的優秀大師—文學界的戈特弗裏德凱勒 、戲劇界的易卜生、音

樂界的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繪畫界的萊勃爾 、哲學界的愛德華馮哈特

曼—同那個太平世界一樣,深〓

《依薩漢姆祭壇畫》。

③ 艾爾格列柯(El Greco),西班牙畫家。原籍希臘。受威足斯畫派和風格主義影響。所作多宗教題材,

人物形象瘦削修長,色調陰冷,表現超現實 的氣氛,為反對宗教改革服務。作品有《奧爾加斯伯爵的葬儀》、

《尼諾德蓋瓦拉肖像》、《托列多風景》等。

④ 弗朗西斯科何塞戈雅(Francisco Jos( GoYa,一七四六—一八二八),西班牙傑出畫家,筆致豪

放,構圖大膽,後期畫風由色彩明朗鮮豔轉為深沉渾厚,其畫風對歐洲十九世紀繪畫有深刻影響。拿破侖

入侵西班牙時,他創作 了法國士兵槍殺西班牙起義者為題材的《戰爭的災難》銅版組畫。

⑤ 莫台斯特穆索爾斯基(modest Mussorgski,一八三九—一八八一)俄羅斯作曲家,作品富於民族特

色,其音調反映了俄羅斯語言和俄羅斯民歌的特點。

⑥ 德彪西(Claude Debussy ,一八六一—一九一八),法國作曲家,和法國象征主義派詩人馬拉梅等過從

甚密,後來對爪哇等地的東方音樂很感興趣, 從此開創了音樂上的印象派。

⑦ 阿爾圖爾蘭波(Arthur Rimband ),十九世紀法國象征主義詩派的主將之一。

① 弗蘭克魏德金德(Frank Wedekind),德國劇作家,一八八九年開始寫作,因反對自然主義,常把霍普

特曼當作諷刺對象。一八九一年發表的 《青春覺醒》,打破傳統戲劇的規範,采用象征手法,寫青年人的

生理要求同成年人狹隘的道德觀念之間的矛盾。

② 十二音體係 (atonal)是和tonal相對的,即是不成調的,亦稱無調性音樂。

----------------------- 頁麵33-----------------------

種四平八穩、循規蹈矩的藝術趣味之後,才能獲得聲譽。而人們教我們應該

去尊敬的那些男士們,他們的舉止風度,又個個裝得十分尊嚴。他們穿著絲

① ② ③

絨上衣,留著灰白的漂亮胡須。例如,維爾布蘭特 、埃貝斯 、達恩 、保爾海

④ ⑤

澤 、倫巴赫—這些人物今天早已銷聲匿跡,但卻是那個時代的寵兒。他

們拍照時總是帶著沉思的目光,擺出一副“尊貴的”、“詩人”的恣態。他

們舉手投足,儼若樞密顧問和紅衣主教,而且還要象這些人似的佩戴著勳章。

而年輕一代的詩人、畫家、音樂家,至多被看作是“有希望的人才”罷了,

要想得到首肯的承認,暫時還得涼一會兒。在那個小心謹慎的年代,人們不

喜歡在一個人尚未表明自己有多年的“卓著”成就以前就予以認可。可是新

湧現出來的詩人、音樂家、畫家,又都那麼年輕。默默無聞的蓋哈爾特霍

普特曼突然嶄露頭角,三十歲時就統治了德語戲劇的舞台。斯蒂芬格奧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