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0世紀50年代以來:影響在“荷派”作家內外(3 / 3)

“荷花澱”派的影響也在流派之外。老一代作家茹誌鵑、王汶石、浩然等人的作品中,學習孫犁藝術風格的痕跡,也隨處可見。茹誌鵑的《百合花》,與孫犁的《荷花澱》,是現當代兩篇風格十分接近的“戰爭”小說,都寫人性美和人情美,都是用詩化小說進行“戰爭審美”,隻不過一篇寫軍民關係,一篇寫夫妻關係(其實也是特殊的軍民關係),這在現當代文學中是驚人相似的一對作品。①楊矗:《中國現代文學三題》,《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3期。王汶石《新結識的夥伴》中的兩位新人物的性格氣質,與《荷花澱》中幾位青年婦女們的精神風貌,是多麼接近,兩篇作品的女人間的對話描寫,又是何其相似乃爾。浩然的早期短篇小說如《喜鵲登枝》等,長篇小說《豔陽天》第一部,都散發著濃厚的風俗人情氣息,頗有“荷派”作品的味道。

新時期以來阿寧、賈平凹、鐵凝等許多文學新秀,也都自覺不自覺地吸收孫犁小說散文藝術的營養,或直接向他本人請教,進而受到他的影響。河北作家阿寧曾經說,“在國內的這些作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要算孫犁,他是一個很美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受時代的局限,具有廣泛性、概括性,寫的東西更為久遠,如《鐵木前傳》等,都是百看不厭,特別是他的作品中滲透出的人文精神,對我的影響很大。”①《我省當代作家談自己喜歡的當代作家》,1999年10月14日《燕趙都市報》。

賈平凹的《滿月兒》的女性描寫,據說是師從蒲鬆齡《聊齋誌異》,與孫犁有共同的淵源。而當有人問他“據我所知,你最早最喜歡的現代作家是孫犁,能否談談他對你早期創作的影響。你從他的作品裏吸收了什麼營養”時,他說是“他的白描能力,語言的簡潔、清新。”①賈平凹、馮有源:《平凹的藝術——創作問答例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頁。這都是《荷花澱》等作品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孫犁論》一文中,賈平凹對孫犁有精彩的評價,現抄錄幾段如下:“孫犁一生沒有野心,不在官場,也不往熱鬧地去,卻沒有仙風道骨氣,還是一個儒,一個大儒。”“數十年的文壇,題材在決定著作品的高低,過去是,現在變個法兒仍是,以此走紅過許多人。孫犁的文章從來是能發表了就好,不在乎什麼報刊和報刊的什麼位置。他是什麼都能寫得,寫出來的又都是文學。一生中凡是白紙上寫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裏,既不損其人亦不損其文,國中幾個能如此?”“孫犁雖然未曾大紅大紫過,作品卻始終被人學習且活到老,寫到老,筆力未曾絲毫減弱,可見他創造的能量多大!評論界素有‘荷花澱派’之說,其實哪裏有派而流?孫犁隻是一個孫犁,孫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縱然萬千,但模仿者隻看到他的風格,看不到他的風格是他生命的外化,隻看到他的語言,看不到他的語言有他情操的內涵,便把清誤認為了淺,把簡誤認為了少……”①賈平凹:《論孫犁》,《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3期。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說孫犁為人正派,創作水平高,影響大,但不是那麼容易學會的。從孫犁對賈平凹、鐵凝等人作品的真心喜歡來看,賈平凹、鐵凝等是深得“荷派”之神韻的。

鐵凝是河北保定人,後居北京。她曾四次拜訪孫犁先生,並與孫犁有過不少書信往來,受到孫犁先生的指點與扶持,被稱為孫犁的私淑弟子。鐵凝說,孫犁是真正告訴她文學的本質是什麼的人。①鐵凝:《懷念孫犁》,《人民文學》,2002年第11期。有人稱鐵凝是“荷花澱派”新一代的傳人,但她畢竟是又一代作家。鐵凝作為新時期湧現出來的著名女作家,首先為她帶來聲譽的是1982年發表的小說《哦,香雪》。該小說以清新的筆調,清新的故事,清新的人物給文壇吹來一陣清新的涼風。人們驚訝當時僅有25歲的青年女作家的出現,歡呼沉寂多年的“荷花澱派”又有了新的傳人。老前輩孫犁給鐵凝寫信稱讚說:“在燈下一口氣讀完你的小說《哦,香雪》,心裏有說不出的愉快。這篇小說,從頭到尾都是詩。”孫犁又說:“我總感覺,你寫農村最合適,一寫到農村,你的才力便得到充分的發揮。”①孫犁:《談鐵凝的〈哦,香雪〉》,見《孫犁散文》第174頁,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她這個時期的作品還有《灶火的故事》《村路帶我回家》《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等,大都寫純情少女的天真爛漫,活潑向上,營造出一種清新、優美、純淨、淡雅的藝術境界,抒發出對女性生命意義的讚美之情。後來還有寫少婦的如《孕婦和牛》《他嫂》和《秀色》。《孕婦和牛》最有詩意,描寫了女性孕育生命,熱愛生命的偉大情懷。鐵凝筆下的女性描寫,人性人情的歌頌和詩意的表現,無不體現出孫犁《荷花澱》等作品的影響。值得一提的還有她的長篇新作《笨花》,在2006年4月12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召開的研討會上,評論家雷達說,撇去眾多專家評價《笨花》的其他優點,他最看重鐵凝對整個冀中平原上的民俗風情的細微描述,他認為,鐵凝作品的這種特質,與已故“荷花澱”派作家孫犁有著相同的氣質,他們都善於以詩情畫意的筆法,輕盈清新的敘事,在不動聲色間,將宏大的曆史主題通過日常生活的肌理展示出來。“因此可以說鐵凝與孫犁的作品風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①《長篇小說〈笨花〉出爐眾評論家給鐵凝新書挑瑕疵》,2006年4月14日《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