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環境勝過艾科卡威力(1 / 1)

台灣產業環境勝過艾科卡威力

管理學界有一句名言:企業成長的驅動力,往往來自於環境限製。「破釜沉舟」的曆史故事,和籃球場上「籃下拉竿」進球得分模式,帶給新生代不同的啟示,艾科卡的一生故事也是。回顧台灣走過的發展途徑,創造出舉世稱羨的台灣產業之經濟奇跡,和許多令人激賞的台商企業典範,其中所蘊含的曆史意義,不但早已突破了台灣的曆史悲情,且凝聚出一股台商文化的影響力,持續地向全球各地擴散。相較於艾科卡的困境和挑戰,被稱為「打不死的蟑螂」的台灣中小企業,秉持「台灣阿信精神」,在這片彈丸之地寫下無數的企業奮鬥史,更是個人崇敬、學習的對象。

個人至今的職涯曆程,身價雖不如科學園區裏的「電子新貴」,更沒有艾科卡世界級汽車業的豐功偉業。但,我足以自豪的是,曾經在軍中服兵役時立下的生涯誌願幾乎都已實現,當然也為了這個冠冕堂皇的執著,付出過代價。1994年甫自軍中退伍,正好趕上科學園區各大半導體廠邁入8吋晶圓製程的建廠整備期,雖然也收到台積電和聯電的錄取通知和同學們的召喚邀約,但最後還是堅持自己立下的誌願,決定去全球最大半導體製成設備商——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改為台灣應材)工作,換到公司的外派訓練經驗和優渥的薪津,讓我深刻貼近並體認到跨國公司企業文化的魔力。尤其在外派矽穀總公司服務時,更讓我對於人生的規劃上,有了更遼闊的視野與空間。

自美返台後,我展開一連串的生涯計劃和接續行動,包括準備投考政大企研所作為進修事業經營知識,同時轉入以高科技業營銷業務導向的工作發展,爾後再進入台灣工業銀行服務,負責產業研究和投資分析。先前的業界曆練,主要是為了奠基個人創業的基礎,終於在2002年成立威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台灣光電產業鏈上的一員,正式加入台灣中小企業行列。我雖然沒有艾科卡的無限威力,但在未來的漫漫長路上,我會堅持勇氣和熱誠,帶著我的執著麵對各種困境的挑戰。